南丹脱贫攻坚之路越走越宽

培植产业 能人带动 夯实基础

  2015年,南丹县把推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在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能人示范带动、教育扶贫、生态移民搬迁等方面下功夫,有力促进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新成效。

  加快产业开发步伐,拓宽脱贫致富之路。该县加大产业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安排专项资金,扶持猕猴桃、核桃、瑶山鸡、瑶乡黑猪等支柱产业,积极引导贫困农户投身到产业发展中来,既帮扶了贫困户脱贫致富,又促进了农业产业项目的发展。去年,该县新种核桃10万亩,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42.85%,全县核桃总面积发展到31万亩,核桃产业实现贫困村屯全覆盖。猕猴桃种植达1.2万亩,南丹成为广西最大的猕猴桃种植县。全年出栏瑶山鸡756万羽、瑶乡黑猪3.3万头。

  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模式,铺就脱贫致富之路。去年以前,该县大部分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是通过招标选择施工队伍承建的,为此,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为激发群众的积极性,该县明确,对技术含量不高、投入不大的项目,全部交由群众投工投劳组织自建;对经扶贫办同意实施的项目,由群众自筹资金先建,待验收合格后给予扶持补助。这种建设方式自实施之后,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了项目建设过程中占用田地等方面的纠纷调处,用较少的资金就能解决群众急需的问题,又调动了社会扶贫的能动性,发挥了财政扶贫资金的最大作用。2015年,该县累计投入资金2.4亿元,完成芒场镇开发扶贫“整乡推进”示范区建设;新实施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项目3处,顺利通过“十二五”农村电气化自治区级验收;通村道路开工建设78公里、屯级道路开工建设82公里、屯内道路硬化114公里。

  注重能人示范带动,打通脱贫致富之路。该县大胆摸索,创新工作模式,注重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贫困户参与能人(大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行“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去年,共引导81名经营业主、经济能人依法开展土地流转近4万亩,进行农业连片开发,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7个、家庭农场10个。

  同时,该县实施扶贫生态移民搬迁1295人,贫困学生资助实现各个学段全覆盖,共资助学生32329人3327万元。精准扶贫入户调查和建档立卡全面完成。全年减少贫困人口7000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3.52%。

  在今年1月26日召开的南丹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该县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三大攻坚之首,重点推进,明确提出了在2016年要确保1.2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22个贫困村摘帽的目标,力争将脱贫攻坚之路越走越宽,全面实现与全国全区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苏艳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