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丹讯 “路平了,坡缓了,开车更安全了,甘蔗运输更方便了。”1月11日,南丹县罗富乡塘丁村塘香屯甘蔗种植户韦德金开着满载甘蔗的农用车,行驶在宽阔的水泥公路上,笑着说。
和韦德金一样,对于南丹农村的老百姓来说,这几年变化最大、得到实惠最多的,莫过于出行条件的改善。一条条水泥公路通村达户,不仅让该县农村“尘土飞扬”和“坑洼泥泞”成为历史,也让农民走出了“出行难,致富更难”的困境。
南丹县属喀斯特地貌地区,高山峡谷多,是典型的山区县。长期以来,群众出行难,导致脱贫难、致富难,走上水泥路成了山区群众的最大的期盼。近年来,该县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重点民生工程,牢固树立“经济发展,交通先行”的理念,紧紧抓住中央、自治区、河池市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大胆谋划、攻坚克难,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强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不仅解决了农村群众“出行难”问题,而且使农副产品、旅游资源等得到有效开发,有力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带动了群众增收。
“十二五”期间,该县共完成投资2.94亿元,新增建设46个行政村通沥青或水泥路,里程达414.675公里,实现村村通沥青路或水泥路。
清杂物、拉边线、拌砂浆……拖拉机盛满筑路材料,来回奔跑,机声隆隆,一条宽阔平整的水泥路缓缓地向村寨延伸。1月9日,在八圩瑶族乡老圩场村大坪屯道路硬化施工现场,群众正积极投工投劳,参与工程建设,一派热闹的劳动景象。
该县整合交通、扶贫、水利、移民等部门资金,以及“一事一议”“以工代赈”等项目资金,同时,鼓励沿线受益村屯采取群众集资、社会筹资、企业资助、个人捐款等形式,有效破解农村公路建设资金难题。
2015年,该县共续建通村水泥路10条121公里,新建通村水泥路153.257公里。投资9081万元,实施自治区下达的(改)建通建制村四级水泥路项目11个。硬化屯级道路81.5公里、屯内道路150公里。
“水泥路修通后,我扩大了黑猪养殖规模,卖猪价钱也比以前高了。”说起农村公路建设带来的好处,里湖瑶族乡懂甲村村民覃荣刚感慨万千。
如今,伴随着一条条农村公路的延伸,许多从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呈现在世人面前,带动了乡村旅游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一车车特色农产品运出大山,带动了该县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据统计,2015年,该县接待国内游客人数达167.21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14.27亿元;接待入境旅游人数达0.62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249.33万美元。建立生态瑶鸡养殖小区达40个,出栏瑶山鸡756万羽,养殖瑶山黑猪3.3万头。
此外,该县坚持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齐头并进,按照“全、严、细、实”的公路养护标准,对已建成的通村水泥路进行管养,全面改善农村公路路况,提高通达率。2015年,该县共管养乡道148.855公里,村道576.434公里,晴雨天通车率达100%。 (田世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