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天等讯(通讯员梁成甫) 近年来,天等县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对扶贫地区投入的机遇,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创新思路,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有效促进贫困群众多元化增收,极大改善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据统计,2015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为7193元,比2010年的4087元增长了76%;贫困人口10.4234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5%,贫困人口比2010年减少了10.1649万人,减贫率49%。
做足“靠山吃山”文章 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
近几年来,地处石山区的天等县逆境突围,靠山吃山,主动作为,按照“不比块头比特色,不求全面求效益”的发展理念,倾力打造“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取得了明显成效。该县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进广西大琪、广西国本为代表的一批农业产业化企业,投资开发天等县特色产业,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 104个,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目前,形成了以指天椒种植为代表的特色种植业,共种植指天椒6.5万亩,预计产量可达3.8万吨,产值达2亿元;发展葡萄种植5400亩,产量可达6057吨,产值达4700万元;累计完成珍贵树种种植129.8万株,发展林下经济面积18.59万亩,产值2.07亿元;完成甘蔗种植8.88万亩,预计甘蔗入厂量达30万吨;种植生姜、苦丁茶和八角分别为1.6万亩、1.2万亩、8.2万亩;存栏50头以上生猪的规模养殖场(专业户)达106户;培育特色养殖规模场(专业户)130户、养殖专业合作社26个。
立足旅游资源禀赋 加快发展“旅游扶贫”产业
借助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规划在全县13个乡(镇)开展乡村旅游连片开发,引导发展“一村一业”、“一乡一品”,带动全县农户从事配套产业,形成旅游扶贫产业带。借力获授“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指天椒之乡”、“中国打榔艺术之乡”的品牌优势,积极开发那利水库(天龙湖)康寿养生旅游项目、丽川文化森林公园,引入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信医疗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到天等县考察旅游及养生养老项目,并达成了初步意向;借力本县境内的二级路网和高速路网,动工建设天等郊野公园、古棣壮寨风情园,谋划选解自驾车营地、天等寿河国家湿地公园等生态休闲养生旅游项目。同时,调整产业结构,重点扶持发展上映葡萄、把荷西瓜等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引导农民开发休闲烧烤、农家餐馆、田间购物等乡村旅游项目,以实现旅游富民的工作目标。
借力人力资源优势 培育打造特色劳务品牌
始终坚持发展劳务产业,借力人力资源优势,积极培育打造特色劳务品牌,做强做大劳务经济,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截至目前,全县累计转移就业16.2万人,其中县外转移就业13万多人,县内就地转移2万多人。“天等创业现象”曾被多家中央级及区级主流媒体关注报道,在全国各地引起强烈反响。据统计,目前共有350多家首饰加工企业及家庭作坊分布在县内及区外的东莞市、广州市、义乌市等地,共带动8000多名天等籍务工人员就业;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国各地开设1500家“天等版桂林米粉”店,累计安置1万多名天等籍老乡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