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城农民梁元强喜住新楼房

昔日旧山村 这条石板路是忻城县黄山屯村民搬迁前出行的“交通要道”。

煮饭靠烧柴。

梁元强家修葺过的旧屋,是村里“土豪”级房屋。

小推车是当地最常见的生产工具。由于运输成本高,屯里经济作物效益也不大。

喝水靠肩挑。

今日新小区 县里制定了“一单位一户”的定点扶贫政策,帮扶单位采买生活用品,搬迁户“拎包就可入住”。

梁元强的姐姐在城南新区星辰电子厂找到工作,月收入2000多元,这几乎是搬迁前她家半年收入总和。

一拧水龙头就来水,一按开关就有电,梁元强圆了楼房梦。当天他做了一桌大餐庆祝。

8月19日,黄山屯17户村民全部搬入新大楼,村民燃起鞭炮庆贺。

环境优美的安置小区坐落在县城边上,对面是工业园区,搬迁群众安家和工作可“一步到位”。

  本报记者 卢彬彬 本报通讯员 蓝艳青/文 本报通讯员 蓝德龙/图

  2015年8月19日10时15分。忻城县黄宜村黄山屯农民梁元强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这是他永生难忘的时刻。从县民政局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一套两居室钥匙,他圆了自己20年的楼房梦。

  1995年6月的一天,和黄山屯的“山里娃”们一样,18岁的梁元强走出那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三不通”的大石山区,前往广东打工。那一年,梁元强第一次坐上火车,第一次走进霓虹满街的都市,第一次感受到大石山外的不同世界。梁元强清楚地记得那年10月1日国庆节,一次偶然的机会,为了给老板送样品,他坐上电梯,走进花园小区的楼房。老板家发亮的地板,一拧就来水的水龙头深深震撼了他。

  那一夜梁元强失眠了——原来人可以住在这么好的地方,自己有一天也能住上楼房吗?

  2005年,在广州拼命工作10年的梁元强,工资也由每月150元涨到800元。可楼房梦离梁元强仍然遥远。

  2010年,梁元强放弃打工生活,回到小山村照顾年迈多病的老母亲。靠着积蓄梁元强将村里的房子修葺一新,可没有水没有电,让过惯城市生活的他很不习惯。“那时,给手机充电要到村公所,打个电话要爬上山头东南西北地找信号;井水是咸的,煮出来的面条都是黑的。”

  那年,梁元强与一名外地女孩恋爱。两人订婚后,准新郎才敢将准新娘带回黄山屯。当他们手脚并用地爬到半山腰上的“新房”时,女孩被这里艰苦的生活环境吓哭了。她把脸埋进梁元强的胸膛捶打着:“答应我,咱们的孩子可不能生活在这里。”抚摸着“媳妇”的后背,梁元强答应着,他的楼房梦更强烈了。于是两个月后刚刚完婚的他离开怀孕的妻子,又踏上南下的火车。

  去年年底,在广东打工的梁元强听到难以置信的消息——黄山屯17户人家55人将集体搬迁到县城,搬进移民小区。“我们要住上楼房啦!”妻子说。

  梁元强兴高采烈地赶回家,当时,政府工作人员正在山村做搬迁动员。他们告诉梁元强,根据忻城县移民安置政策:他家的5口人可以分到两套55平方米的两居室,只要每月交50元的管理费,一家人就可以在县城边上的移民安置小区永久住下去。两套房,相当于100多平方米的四房两厅!

  梁元强在县城找了一份工作,一有机会就到安置小区看看。8月19日,他终于领到小区楼房的钥匙。打开门,县里帮扶单位的干部已经为他家装好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购置了床铺、衣柜、桌椅,一家人“拎包就可以入住”了。在鞭炮声中,梁元强扶着老母亲,妻子拖着两个孩子,搬进新房。母亲拧开卫生间里的水龙头,手捧着清洌的自来水时,流下眼泪。

  梁元强的姐姐也是黄山屯的搬迁户,一家3口也分到一套两居室。在县政府的安排下,如今她已经是安置小区对面工业园区的产业工人。“每月工资可以拿到2000多元,加上就在家门口打工,不用离家、不用离开孩子,太好了。”她告诉记者,正在与弟弟商量把老黄山屯里的地租出去,这将是两家人一笔不小的收入。

  两年来,忻城县已动员搬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两不通”(不通水、不通路)大石山区群众两万多人。县委书记谢大研说:“从搬迁到安置再到就业,政府给山区群众规划了一整套脱贫体系,让搬迁群众不但能搬出来过上好生活,还要扶持他们就业创业,让他们‘无土也开幸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