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红柿低端销售到注册商标打造品牌;从原始粗犷种植到引进企业开展标准化生产;从销售原材料到引进企业开展深加工……资源县车田苗族乡党委把破解产业发展难题、做强做大西红柿产业作为学习实践活动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使全乡西红柿种植道路越走越宽阔。
种植西红柿:全乡人均收入突破5500元
冬闲时节,行走在资源县车田苗族乡的大地上,随处可以看到忙碌的农民正在修建新房,一栋栋建好的楼房矗立在村前屋后。修建新房,已成为这里种植西红柿后冬季里的一大风景。
“我家今年种了两亩西红柿,收入5万多元,纯利润有3.8万元左右。通过种植西红柿,家里建起了楼房,买了电冰箱、洗衣机,家里还有存款,生活得到很大改善!”谈起种植西红柿带来的新变化,黄宝村村民熊清儒不小心把家里的“秘密”都泄露了出来。
“种植西红柿后,不光我富了,现在村民都富裕起来了,我们全村408户已经有100多户村民建起了新房,大家都叫它‘西红柿楼’,今年又有10多户在修建新房。村里还修起了‘西红柿路’,现在卖西红柿再也不用肩挑了……”一说起种植西红柿,熊清儒津津乐道、意犹未尽。
黄宝村只是车田苗族乡的一个缩影。车田苗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杨小龙欣喜地告诉记者,2009年,车田苗族乡西红柿产量突破10万吨。由于今年西红柿质优价高,全乡人均收入突破5500元,农民人均增收1400多元,西红柿成了全乡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摇钱树”。
注册商标:“车田牌西红柿”走俏市场
车田苗族乡地处高寒山区,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生态环境使这里出产的西红柿味道甜美,品质超群。10多年来,种植西红柿成了全乡的支柱产业。
车田产西红柿虽然味道甜美,质量上乘,但长期以来由于没有自己的品牌,一直走的是低端路线,价钱上不去,农民增产并不能增收,甚至出现滞销的现象。打造自己的品牌迫在眉睫。经过紧张筹备,乡政府于今年9月成功注册了“车田牌西红柿”商标,并在全乡统一使用印有商标、产地、说明的包装箱,解决了因包装乱、无产地等导致产业规模效益无法拓展、消费者的权益也无法保障的现象发生,提升了西红柿产品的竞争力。今年全乡西红柿平均价格达1.2元/斤。
“以前我们的西红柿都是用竹筐、塑料筐装,现在设置了车田牌专用包装箱、封口胶,卖相更好了,进一步提升了车田牌西红柿的知名度。在厦门、虎门等批发市场,只要看到是我们车田牌西红柿,价钱就要比其他地方产的西红柿高,车田牌西红柿得到越来越多客商的认可。”主管农业的副乡长潘石庆自豪地告诉记者。
尝到甜头:生态种植成农民自觉行动
随着市场要求的不断提升,西红柿品种单一、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群众发展绿色农业意识不强成了制约车田西红柿产业发展的瓶颈。针对这些问题,乡党委加大实施了科技推动战略,提升西红柿产品档次。采取下派科技特派员、技术培训、巡回讲座、发放科普资料、创建示范基地的方式,使绿色生态农产品观念深入人心。2009年,全乡已举办13期生态种植科技巡回讲座,覆盖全乡每个村委,发放3万多份科普资料。
与此同时,乡政府还引进了深圳永桦果蔬种植公司建立果蔬专业合作社,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采用“公司+协会+基地+支部”的模式,从西红柿的种植到管理以及销售一条龙服务,重点针对农药、化肥的使用进行规范,以提高种植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交易能力,提高标准化生产能力。目前,通过深圳永桦果疏公司,车田牌西红柿已经打入香港、澳门超市等高端市场。2009年,车田深圳永桦果疏专业合作社吸纳了社员300多户,带动农户1200多户。在海棠、石寨、田头水等地建立了800多亩地的示范基地,统一实行标准化生产,西红柿的收购价格也要高出传统种植1到2角钱一斤。
“生态种植出来的西红柿价钱高而且好卖,一亩田可以增收500—600元。看到了生态种植带来的好处,大家的观念已经转变过来,非常注重农药化肥的使用。”东田村委会石山底屯支部书记罗林辉告诉记者说。
产业发展:促进城镇化建设
随着西红柿的大规模种植,每年西红柿销售季节,交易场所成了一大难题。由于车田苗族乡的西红柿量多、价钱好,还吸引了周边乡镇及湖南省的一些种植户前来交易。为解决西红柿交易问题,乡里采取多种方法投入3000多万元建立起了大型的农产品交易市场,能够满足年15万吨的交易量。此外,乡里正在设法引进企业,对西红柿进行深加工,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干净的街道、宽敞的交易市场、漂亮的路灯……不少到车田苗族乡的人都为地处偏僻山区的小乡镇能有这样的繁华景象感到惊喜。经济发展起来后,为了把车田苗族乡建设成农产品加工贸易特色中心镇,乡里投入100多万元建设集镇人行道、路灯、扩修了滨江道、美化了休闲堤及大型停车场。同时,占地10亩的休闲文化广场也进入征地建设之中。
在西红柿产业的强力带动下,车田苗族乡一条生态和谐的发展道路正越走越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