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农民的工作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可是今天,农民的工作已不必如此,“懒人”也能种好田。
这得益于“三免”技术——水稻免耕抛秧、玉米免耕栽培、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不用翻耕犁耙,直接在地里抛栽水稻、播种和栽培玉米和马铃薯。
农民赞说“三免”好
“在没有翻耕犁耙的稻田上抛栽水稻,水稻能成活吗?我开始还不信。可是两三个星期后一看,水稻长势很好。这种水稻免耕抛秧不用耙田、拔秧、插秧,不再做‘弯腰’运动,省体力省工夫,又能减少投入,仅犁耙田可减少50-60元,综合其他方面每亩增收节支61元。水稻免耕后,我们还实行稻田养鱼、稻田养鸭,增收更为明显。”北流市新圩镇河村的一个村民说。
该村采取“稻+灯+鱼”模式,在免耕抛秧稻田里放养塘角鱼、禾花鲤鱼、鲫鱼等,平均亩产稻谷452.8公斤、鲜鱼56.6公斤,亩产值947.6元,比常耕抛秧增加产值533.3元。
“从来没有这样种过马铃薯,晚稻收获后,稻田没有翻耕犁耙,直接将薯种摆放在土壤表面,用稻草覆盖,施肥管管就行了。‘种薯’变‘摆薯’,‘挖薯’变‘拣薯’。这样‘摆一摆、盖一盖、捡一捡’就能种好马铃薯,省工又省钱,而且薯大、漂亮、产量高、卖价好,比以前的常耕栽培每亩增产15%左右。”玉州区仁厚镇上罗村杨桂芳阿婆谈到马铃薯免耕时,连称“没想到”。
“三免”技术不仅省时省力,而且能提高作业效率,赶上季节,特别是解决广西晚稻“寒露风”、玉米秋季“卡脖子旱”、冬种马铃薯与早稻争时间等难题,从而确保粮食稳产高产增效。根据近几年广西各地验收统计,水稻免耕抛秧平均亩产比常耕抛秧增产6.1%,玉米免耕平均亩比常耕栽培增产5.8%。
“三免”省事又环保
免耕不用犁耙田,能减少水土流失及水分蒸发,提高保护土壤和增强抗旱保温能力。推广“三免”技术和稻草、玉米秸秆、马铃薯茎叶还田,在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耕地质量的同时,还可以减少秸秆资源浪费和焚烧秸秆造成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现今,我区很多地方推广水稻免耕,又结合诱虫灯,分别与养鱼、养鸭、养蛙和绿肥还田进行组装配套;把玉米免耕与诱虫灯、养鸡、地头水柜、生态养鱼等结合起来;把马铃薯免耕与水稻、双季西瓜等集成组装,先后摸索出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免耕“稻+灯+鱼”、免耕“稻+灯+鸭”、免耕“稻+灯+蛙”和免耕直播、绿肥还田免耕抛秧等10多种生态高效技术模式。此外,还有“免耕玉米+灯+鸡”、“免耕玉米+地头水柜+灯+鱼”等玉米免耕栽培模式,以及“稻草覆盖+马铃薯茎叶还田”等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模式。冬季马铃薯免耕与水稻免耕抛秧的有机结合,环环紧扣,效果更神奇更明显。在晚稻收获后,将马铃薯种摆上去,覆盖好稻草,次年春季收完马铃薯,便可以将水放入田中浸泡,放干水后稍加整理,马上抛秧,方便快捷省力增收,深受群众欢迎、效益特好。在玉林市,水稻免耕栽培技术推广面积占稻田总面积60%以上,冬季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推广由2004年的400多公顷迅速发展到2006年的1万多公顷,据统计,冬季马铃薯每亩增收500元以上。
推广“三免”冠全国
广西在推广“三免”技术中,以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最引以为荣,其推广成效最明显,2001年仅1270多公顷,2006年达86万多公顷,推广面积占全国的70%左右;初步实现了水稻生产栽培轻型化、技术创新持续化、免耕抛秧规模化、生态模式多样化、农民种稻高效化。农业部多次在广西召开水稻免耕抛秧经验交流会,全国各水稻生产省区的领导和专家参加了会议,给予广西推广速度最快、实施面积最大、农民参与程度最高、技术创新最多、综合效益最好的“五个全国之最”的评价。
从2001年至今,广西累计推广水稻免耕抛秧240多万公顷,增产稻谷40多万吨,农民节本增收突破20亿元;推广玉米免耕栽培技术14万多公顷,增产玉米6万多吨,农民节本增收约2亿元;马铃薯免耕技术由2004年的666多公顷发展到2006年冬的7.8万多公顷,呈现迅猛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