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与灵山县公交公司洽谈,拟开通从县城至檀圩镇的早、晚班车,每天为厂里接送上下班的工人,厂里还创办职工幼儿园,让职工带孩子到厂里来上班。” 在灵山十里工业园区,拥有近6000工人的兴莱鞋业经理许志辉告诉记者。
类似这样的“留人工程”,在灵山许多企业已开展了两年多。目前县内企业生产线100%开工,其中工人90%是本地人,熟练工保持率也在90%左右。
人口大县出现“用工荒”
周永来是灵山县人社局局长,作为这项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和参与者,他向记者全面介绍了该县实施“留人工程”的系列措施。
近年来,灵山县域工业取得重大突破,县内的奶水牛、纺织、制鞋、电子等产业发展速度很快,需要的工人数量也快速增长。然而,在两三年前,县内企业遇到严重的用工不足。
那时候,政府年年都举办“春风行动”,但春风吹不进“自家门”,每年春节后如潮一般的农民工,都漂到广东等省的企业上班,本地企业常常找不到工人,县内企业的熟练工也不断向外流失。
灵山是我区的人口大县,县内的企业用工仅在3万人左右,与每年向外输出的近40万人相比,不足十分之一,为何县内企业招工难度这么大?
2010年下半年,灵山县的人事、工会等部门联合行动,集体外出取经。这次外出,让参与人员开了眼界,也长了见识。调查报告很快完成,并有针对性转发到县内的各大用工企业。
“待遇留人”是硬道理
在这份调查里,用工的内外之别一览无遗,首先是用工待遇问题。
企业的用工待遇,对员工来说就是劳务收入,追求劳务收入的最大化,是员工流动的最大动力。当时,灵山县内企业的用工待遇较邻近地区有相当的差距。以电子、制鞋产业的普通员工为例,邻省的企业员工月收入至少1300元,而县内的企业员工薪水“底线”只有700元,这样的差距,县内企业的吸引力当然就大大减少。
“这方面,我们主要是通过向企业通报行情,给企业提供用工待遇调整建议来解决。”灵山县人社局分管就业工作的副局长宁芝斌告诉记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县内企业开始出招,逐步提升用工待遇。
据记者调查,目前灵山县内企业的用工待遇已基本跟上邻省的“脚步”,绝大部分企业的用工最低标准都已上调到每月1300元,而且,在相当的一部分企业,还执行报酬“上不封顶”制度,最多的每月可拿到3000元。
由“青年”转向“中青年”
片面追求员工结构年轻化,是县内企业的用工误区。“以前,县内企业的用工要求,年龄都要求在30岁以内,这大大增加了招工的难度。” 宁芝斌说,经过调查分析,广东等地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吸引的是刚出校门的年轻人,这部分人很难留下来。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劳动力都想外出,外出务工十年左右者,已在家乡成家,上有老下有小,再跑那么远很不方便,除一部分人有自主创业的能力外,还有丰富的“大年龄”劳力,他们在本地务工的诉求很高,只是被原先的招工年龄限制掉了。
这一点,兴莱鞋业的体会最深。“我们放宽招工年龄限制后,现在厂里30岁至39岁的人员增多了,这部分人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工作也比较负责,放宽招工年龄限制后,员工队伍就稳定多了。”兴莱鞋业总务课课长谭世谦告诉记者。
这一经验,目前被灵山县内的多家企业采用,为稳定产业工人队伍起到很大的作用。
用工信息“直通”村镇
“通过延伸信息发布平台,整合农村新生劳动力资源为县内企业服务,是一条重要的措施。”周永来告诉记者,目前县内已建立了直通农村的用工信息发布渠道,在镇、村人员集中的地方,建立了30多个电子发布平台,及时发布县内企业用工的信息。
在烟墩镇,26个村民享受过一次这样的待遇。4月19日,村头的电子发布平台说有县里的企业要招工,他们就集体报了名。两天后,县劳动就业部门派车接他们到县内各公司、厂场参观,让他们“自由选择”,使他们顺利地放下锄头,到如意的企业工作。
“留人工程”使灵山县政府与企业的互动十分默契。每年春节过后或寒暑假,学校的“准毕业生”和镇、村的干部,由县劳动就业部门或企业联合组织他们到县内的企业参观,让他们进工厂、进车间、体会用工环境,增加他们对本县企业的了解。
“在三到五年内,县里企业的用工量可能达到10万人,产业工人队伍的培育十分紧迫,我们正在考虑从养老保险等方面寻找一个突破口,将县内的劳动力留下来,为自己的产业发展服务。”周永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