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土地流转显成效

  全区各地以转包、出租、互换、代耕等形式开展农村土地流转,促进了地方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经营。

  在贵港市港南区新塘乡湖表村 , 经土地流转整合的120亩土地,今年种下了经济作物竹柳 ,预计到年底收入将达到2000万元。 村民梁大伯告诉记者,土地流转后,除了每亩地的租金,每个月还能增加一笔打工收入。

  贵港市港南区新塘乡湖表村 村民 梁兰能:我们的农户得到几份工资,一份是土地的租金,一份是打工。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贵港市将新增补贴和支农项目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让肯种地、会种地的能人发挥特长,带动乡亲们致富。

  贵港市竹柳种植基地负责人 张皓:我们今后就是把这个基地搞好,带动周边的农户一起发展,把它壮大起来。

 

  贵港市港南区新塘乡湖表村 文书 梁兰敏:地租收入,打工收入,每年每家只要有能力打工的都有一万多块钱。

  近年来,贵港市以出租和转包为主要的农村土地流转方式,将大量撂荒、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通过"种植基地 农户"的模式发展规模化种植业。目前,全市已有23万亩耕地通过土地流转"活"起来,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靠着土地流转富起来的还有隆安县雁江镇红良村。过去,由于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经营,没有形成大的产品优势。这几年通过成立合作社,土地流转实现了小块并大块,村里成立了雁江香米种植基地。

  隆安县雁江镇红良村村民 张大红 我家有6亩多田,加入合作社 产量高 不愁卖了,每亩增收500多元。

  基地还建立大米加工厂,注册了“西秀山”雁江香米品牌,在各大城市开设门店统一销售。

  隆安县雁江镇副镇长:梁广琛 通过“公司 合作社”的示范带动、品牌的打造,水稻的种植效益大大提高,提高幅度达到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