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万物勃发。十万大山腹地的上思,到处都是喜人的景象:山坡上,一边是丰收的甘蔗,一边新种的甘蔗已长出了嫩芽;林间,蓊郁的树林在随风轻摆,林下的鸡群叫得正欢;村旁,肉牛满栏,果蔬遍地……
做足生态文章 促进特色发展
围绕“生态、绿色、特色”三篇文章,近几年来,上思县不断加大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力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我们承包了上千亩的林地,全部种上松树,现在的松脂和木材越来越值钱了。”种林大户黄猛心里美滋滋的。自2009年启动林改以来,全县新造林22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0.28%,被誉为“中国氧都”和“北部湾绿肺”。2011年,上思跨入“广西林业产业十强县”行列。
蓊郁的山林,不仅促进了林板、林化产业的发展,还给该县的养殖业带来了意外的惊喜。去年10月,该县启动千万羽林下养鸡项目,成功引进广西凤翔集团建立林下养殖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一条龙合作模式,由公司负责赊鸡苗、饲料给养殖户,提供全程技术服务和防疫指导,并保价回收,短短几个月就带动近20个养殖户发展林下养鸡。该县预计年内出栏肉鸡500万羽左右,产值将超过1.7亿元。
蔗果蔬齐上阵 畜牧业成规模
“我家那块四五亩的蔗地,以前产量最多时仅有22吨,去年虽遭遇严重的台风灾害,但今年产量竟然达到31吨,净增了9吨。”思阳镇昌墩村的梁文峰说。
去年以来,上思继续大力实施甘蔗种植标准化、品种优良化、耕作机械化、灌溉水利化、管理智能化、经营规模化战略,进一步改善了蔗区道路、水利灌溉等基础设施,加大了对甘蔗生产的扶持力度,加强了对蔗农的培训,提高了甘蔗生产的种植、管理、砍运等环节的科技含量,全县甘蔗生产抵御灾害能力大大提升。据估算,该县本榨季进厂原料蔗将达245万吨左右,与上个榨季持平,大灾之年实现稳产。此外,甘蔗间套种玉米、西瓜、大豆、花生等农作物20万亩左右,促进了钱粮双增,捧回了“全区农业发展突出贡献单位”大奖。
该县把“菜篮子”工程纳入绩效考核项目,督促各乡镇宣传发动农户种菜,并投入200万元作为小额贷款风险补偿金,协调金融部门加大放款力度。同时,引进农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在思阳镇江平村兴建创万元村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年产鲜菜7500吨以上,产值2500万元。该公司推行产、供、销、技术指导一体化服务方式,农户可在该公司赊购种苗、化肥和农药,公司则按市场均价收购蔬菜(最低保护价0.80元/公斤),确保了菜农的基本收益,带动了“菜篮子”工程的发展。去年秋以来,该基地共带动农户160多户发展秋冬菜近2000亩,创产值4500万元,种植户平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近2万元。
十大扶贫攻坚 农民增收致富
“要不是县里搞产业化扶贫,别说是盖新房,就是买件家具都难。”那琴乡桃岭村五团屯苏上发说。近日,记者在五团屯看到,苏上发正在建新房,现已建好的一层,共花了4万多元。据村干介绍,苏上发过去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由于夫妻俩长年有病,影响劳动不说,治病又花去不少钱。但随着扶贫攻坚战的深入开展,依靠甘蔗、种养殖、林业经济的产业带动,像苏上发这样的贫困群众过上了越来越甜的日子。
该县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林下休闲旅游、农副产品加工等“十大扶贫项目”,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共同推进。据统计,该县农林牧渔总产值由2006年的12.3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26.4亿元,增长114%;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2892元提高到2011年的5414元,增长87.2%,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