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安:打造“中国‘那’文化之乡”靓丽名片

  2013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授予隆安县“中国‘那’文化之乡”称号。这块沉甸甸的牌匾,沉淀着隆安县源远流长的“那”文化历史,寄托着40万隆安人民对“那”文化传承、发扬的渴望。

  近日,记者来到那桐镇那桐村,来自那桐社区的几十名中老年妇女文艺队员,正在那桐村剧场里为即将到来的“四月八”农具节进行排练。

  那之韵”文艺队 队长卢若锦:像那个插秧、 收稻谷、 犁田,这种我们都搬到舞台上来,展示给那个子孙后代,才懂得以前是怎么样。现在现代化了怎么样对比,所以我们不要给他们忘记。

  今年“四月八”农具节的负责人是那桐社区居委会主任卢祥文。他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第十九代传承人,是隆安县唯一一个自治区级名录项目传承人。据了解,那桐镇是那文化的发源地,单该镇就有100多个“那”字头的地名。

  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四月八”农具节 第十九代传承人卢祥文:这个节传承了几百年,肯定有它旺盛的生命力,我们作为后人,我们有理由要把它传承和保护好。

  据了解,隆安县的非遗名录项目,其渊源大多与“那”文化相关。目前该县共有31个项目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那桐壮族农具节”“红良打铁技艺”“壮族亥日”和“稻神祭”(芒那节),都与该县“四月八”农具节相关。

  隆安县文化馆 馆长韦蔚兰:我们在2013年的6月20号,我们就被中国民协正式授予了“中国那文化之乡”这么一个称号。

  如今,该县每年都举办“那”文化旅游节,成为向外人展示隆安独具“那”文化特色的节日。

  隆安县文化广播影视和体育局副局长黄涛:通过这样的我们有了这么一个品牌,这个名片,世人更加了解我们隆安,也给我们这个隆安的这个招商引资,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取得了很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