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果树抽枝发芽的时节,4月18日,广西大学教授薛进军、玉林市林科所所长玉桂成等农技专家来到北流市新荣镇六华村指导农民种植荔枝。
六华村是个偏僻的贫困村,荔枝是村里的主要产业。现在,这个村的荔枝种植正进行一场“技术革命”——在专家们的指导下,村民用“桂味”嫁接“六月红”,并采用现今国内较为先进的“水肥药一体化输液滴灌技术”,完成荔枝品种的结构调整。
“按照往年的价格,‘六月红’每公斤收购价不过3元,亩产值很低。同样在玉林市场,‘桂味’每公斤收购价超过10元,有时甚至更高。而六华村种植的荔枝大部分是‘六月红’,农民要增收,品种的调整刻不容缓。”玉桂成告诉记者。
这场“技术革命”从去年开始,为防止更新品种没有产量,造成村民经济损失,专家们用了一种新技术——在嫁接的‘桂味’结果之前,维持‘六月红’继续结果。改造完成后,‘六月红’不仅能保持一定的结果量,还将增产15%左右,而嫁接后的‘桂味’第二年就能结果。
据介绍,这场“技术革命”完成后,经济效益会大大提高。薛进军教授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就按往年的荔枝市场价格,每亩30棵荔枝树,每棵增收25公斤‘桂味’计算,每亩可增收6000元左右。”
玉桂成对记者说,玉林荔枝栽培面积100多万亩,但品种单一,其中‘六月红’竟占种植面积的90%左右。如果六华村的“技术革命”成功,将对玉林荔枝产业的健康发展产生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