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完成的“弱感光型红薯新品种选育及其一年两(三)熟应用研究”,3月29日通过了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专家成果鉴定。该成果是利用弱感光类型红薯品种进行研究,以利于冬、春种植,实现4-6月收获为目的。研究成果经专家认定达国内同类研究水平。
广西红薯常年种植面积在400万亩左右。但是,历史上广西红薯生产种植多为秋种冬收,而在春、夏种植产量较低,多用于长苗养猪饲用或繁苗秋种,使产业发展受到局限。为了应对此时间段广西市场的鲜薯空档,为农民收益倍增开创一条新途径,广西农科院的科研人员在韦本辉研究员主持下,开展了此课题研究。经过历时9年的科研攻关,最终破解了这一难题。科研人员在研究中,首先提出了“弱感光”红薯品种理论和弱感光品种类型划分。根据有关日照和红薯在广西的生长特点,将广西传统红薯品种归为“光敏性”品种,而从北方生态区引进的红薯品种,称之为“弱感光型”品种,进而利用弱感光类型品种进行冬、春种植,实现4-6月收获上市的技术路线。
在此基础上,项目组科研人员围绕适合广西及华南其它地区冬种春收(无霜区)、春种夏收,及秋种冬收的一年两(三)熟育种目标,筛选出10个弱感光型红薯新品种,品种类型有紫肉的,有黄肉的。这些品种应用于生产上,在春、夏种植,分别于4月和6月、9月收获,亩产分别达1872公斤、1648公斤、2306公斤。
据了解,项目品种与技术仅在南宁、桂林市及海南省推广应用已达162.94万亩,新增效益47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