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思建成首家机械化水稻“育秧工厂”

  农民告别“泥腿子” 穿着皮鞋能育秧

  放秧盘、盖土、播种、浇水,大约10秒钟,一个秧盆就一气呵成地播完种了。3月21日,上思县首家机械化水稻“育秧工厂”在思阳镇昌墩村建成。

  每年春耕,上思要种下五六万亩的早稻。而育秧,则是必须与泥巴打交道的累活。“先是到水塘里挖泥巴,然后在稻田里摆好秧盘,抹上泥巴,播种,撒上稻草灰,盖农膜,工序繁多,播完稻种全身沾满泥巴。”当日,昌墩村支书王振永介绍说。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今年市农机局给上思县下达了水稻工厂机械化育秧项目,由该县农机局组织筹建施工,建成了该县首家“育秧工厂”。

  当日,笔者在昌墩村育秧工厂看到,“工厂”用钢筋搭建而成,地面比较干燥,顶部覆盖着稍厚的农膜,约有10多米宽4米多高,30米长,里面摆放着一台七八米长的播种机,五六名群众在往机器里塞秧盆、倒种子和泥土,两名群众将播好的秧盘搬到里面的钢架上摆放(如下图)。据介绍,这个工厂总投资约7万元,1个小时能播种500多个秧盘,操作起来比较简单。

  该县农业局免费给这家工厂提供稻种和农药,确保了秧苗生产的可靠性。农技人员告诉笔者,采用工厂化育秧,可调节温度,便于浇水、施肥和喷药,还能节省秧田和人力。同时,工厂育秧不受天气影响,比农户自己育秧能节约7天左右的时间,且播种密度均匀,秧苗根系比较发达,便于机械化插秧和大面积统一耕作,减少了水稻生产成本。

  “今天播好的秧盘可满足150亩水田的秧苗需求,我们全身上下没有沾上丁点泥水,‘泥腿子’这个称号应该可以摘掉了”。该村群众王保抗喜滋滋地对笔者说。“如农业局补助的种子、农药除外,由于节省了农膜和人工,每插1亩秧田就能节省100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