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农资金沦为权力“红利” 亟待填补制度漏洞

  近日,贵州多地公布了对新农村合作医疗资金使用情况专项监察结果,发现各级不同类型医疗机构均存在套取、骗取新农合资金行为,塌方式集体沦陷现象突出。针对新农合资金的刑事犯罪案件在全国各地广泛存在,主要集中在职务犯罪和诈骗犯罪。(8月24日 中国新闻网)

  近年来,为确保粮食安全,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公共财政支出不断向农村倾斜,使农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惠,贫困地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救助。然而,国家的惠农政策却被一些腐败分子钻了空子,惠农政策资金被克扣冒领、虚报骗取等现象屡见不鲜。本是农民的“救命钱”,却变成了部分医疗机构和个人的“摇钱树”,让人唏嘘更发人深思。

  笔者以为,权力过分集中,监管存在漏洞是诱发犯罪的主要原因。新农合资金主要是由卫生部门监管,监管主体过于单一,且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对监管主体的监管缺失行为问责。同时,当前的医疗卫生单位特别是乡镇卫生院负责人的权力过于集中,乡镇一级定点医疗机构负责监督新农合资金是否侵占挪用的报账中心的中心主任一般由乡镇卫生院负责人兼任,形成“被监督者兼任监督者”的模式,很难发挥出监督效用。

  针对目前惠农资金分配、使用、管理等环节存在的漏洞和制度缺陷,相关部门应及时采取措施,建立科学有效的防范机制和追惩机制,确保惠农资金真正施惠于农。同时,要科学配置权力,建立由财政部门、检察机关、社会力量共同发挥作用的立体监督体系,加强对惠农资金管理的监督和检查,将权力运行的每一个部位、每一个环节都暴露在阳光下,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让惠农的新农合资金真正成为广大农民的“救命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