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生存条件恶劣的搬迁苗寨,因为缺地、缺水、缺粮,无法发展产业,群众生活一直在温饱贫困线上徘徊。经过一年多的新农村建设,全屯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支柱产业已经形成规模,群众生活有了保障。这是今年“五一”节前夕,笔者在西林县八达镇龙保村上龙河屯采访了解到的情况。
上龙河屯距离八达镇政府所在地(县城)7公里。50多年前,上龙河屯从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乡搬迁而来,这是一片海拔1200多米,高差达500多米的陡坡。饮水难、行路难,没有一分耕地,但是比起老家的大石山区,移民们已经很满足。这些吃苦耐劳的苗家人,在这片原住居民舍弃的荒山上,用双手一点一点地在大山上开垦出了旱田、旱地,种上了水稻和玉米,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几十年来,上龙河屯由于田地少、缺水,没有主导产业,群众生活水平一直在温饱线上徘徊。村民杨草济说:“我们全屯共31户140多人,全屯有旱田20亩、旱地90亩,种的粮食刚刚够人吃,喂猪和鸡鸭的都没有。碰上干旱粮食收成不好,人都不够吃。这几年全寨的年轻人都到外面打工,得钱了买米。”
2013年,西林县委、县政府根据广东广西扶贫协作精神,结合上龙河屯的实际情况,决定把上龙河屯列入西林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整合部门资金实施整村推进。由县城建局安排危房改造指标帮助群众实施危房改造,全部按照统一设计图纸建房;划拨广东对口帮扶资金140多万元,由县扶贫办负责实施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统一实施房屋立面墙改造,帮扶打造农业支柱产业;由县文体局安排项目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场所。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上龙河屯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家每户都住上了漂亮的新房;进屯道路及屯内道路全部硬化,改变了过去“下雨一身泥,天晴一身灰”的状况;屯里水源的取水口得到重新设计,新建了更大的蓄水池,家家户户铺设了自来水管,饮水问题得到了解决;屯里有了文化室、球场和演出舞台,群众可以休闲、学习和娱乐。
县扶贫办工作人员覃兴明说:“我们扶贫办帮扶的项目除了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外,主要是帮扶上龙河屯发展产业。我们已经投入30万元,帮扶村民在全屯周围连片开发种植350亩油桃,在房前屋后、道路两旁种植大果枇杷。按照我们的思路,油桃3年后进入丰产期,每斤价格6元,每亩产值1920元,群众户均年收入2.8万元。加上各家房前屋后的大果枇杷收入,每户年均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今后,我们还要利用上龙河屯距离县城近的优势,开发农家乐旅游项目,在桃花开满山,油桃、枇杷成熟的季节,吸引游客观光、摘果体验,增加群众收入。”
在采访即将结束时,笔者问村民杨德:“你们对县里面这次的整村推进工作满不满意?有什么意见和要求没有?”他们回答说:“没有什么意见,我们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