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明板堪屯:边境镇最差屯怎样变成先进屯

  宁明县爱店镇地处中越边境,该镇堪爱村板堪屯紧靠中越边境线,全屯249户524人,外出务工人员约占一半。

  去年7月份之前,板堪屯是爱店镇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最差的一个屯,生活垃圾乱扔、生活污水乱排、杂物乱堆、棚舍乱建、禽畜乱放的“五乱”现象非常严重。自从去年7月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后,该屯用不到半年的时间完成了旧村风貌改造及道路、排水、垃圾处理等设施的建设,拆除了28间乱搭乱建的建筑物,村民自觉落实“门前三包”,共同出资聘请专职保洁员,全村垃圾日产日清,生活污水处理率90%,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讲文明、讲卫生意识大为提高,一个最差屯转变成为宁明县清洁乡村活动的好典型。

  4月16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到板堪屯视察,对板堪屯群众积极改变村风村貌,建设文明美好生活的种种积极作为连连称赞,他概括总结说:“板堪屯做到了两个不出村:一个是清洁乡村做得好,垃圾不出村;一个是村民关切回应站办得好,小事不出村。”

  板堪屯的形象改变过程,为人们提供了一些颇有价值的经验。唤醒群众主体意识宁明县和爱店镇选择“最差屯”作为推进清洁乡村活动的示范点,人们很容易理解这是突破难点,而县、镇党委的着眼点和真正底气则在于党的群众路线,在于对群众的完全相信。他们认为,清洁乡村是涉及家家户户的事情,必须依靠群众才能办好;他们相信,只要唤醒群众的主体意识,调动起群众的积极性,就能把事情办好。

  在唤醒群众主体意识的工作中,有两项相当出彩:其一,在动员群众进行清洁乡村活动时,给群众播放以反映农村生活垃圾问题为题材的微电影《母亲河》。这部微型纪录片讲述了一位留守老人自发清理河边生活垃圾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日益严重的危害性。群众观看后,感同身受,心灵受到强烈震撼,真切意识到开展清洁乡村活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放映《母亲河》收到了良好的思想动员效果。其二,爱店镇在制订村规民约时,注重党委引导,群众作主。村规民约的初稿由镇党委、政府根据本镇基本要求拟出,再由村委会结合实际修订出讨论稿,然后交由村民大会讨论表决。村民在讨论表决村规民约大会上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形成统一意见后,每人在《村规民约》上签名认可,然后在村委会张贴公布。

  这样最终由群众作主的村规民约,群众认账,能够真正起到规范约束作用。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到板堪屯视察时,详细询问了解这一做法,连声说好。干部党员作表率

  村规民约制订后,村屯干部首先带头搞好自家的卫生,并发动家人和亲属参加全村集体大扫除和环境整治活动。

  镇党委在板堪屯首先开展"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活动,在每个党员家门口张贴党徽标志。这一招,一方面增强了党员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也使党员置于群众的公开监督下,促使党员们的积极性和模范带头作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挥。村委会把板堪屯村民分成8个保洁小组,小组长由村屯干部和党员担任,分别负责8个责任小区的清扫和保洁。

  拆除乱搭乱建是清洁乡村最棘手的一项工作。经过调查摸底,板堪屯属于乱搭乱建的屋棚共有28间!如何实现群众自愿拆除、和谐拆除,成为摆在村委会和镇党委政府面前最难解决的一道难题。镇党委认为,干部党员发挥垂范表率作用的关键时刻到了,于是向堪爱村委和板堪屯支部下了一道死命令:村干、党员带头,不管多难也要完成!

  堪爱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马官保努力做通家人的思想工作,首先拆除了自家仍在经营的碾米房,拓宽了村里的道路。党员马文玉也拆除了自家建在路边有碍村容的猪栏。村干和党员带头了,村中心地带一张池塘边密密麻麻搭建的柴火棚、禽畜栏、杂物房等等共计24间占用集体地搭建的屋棚,以及其他乱建棚舍4间,一间间相继由物主自愿自行拆除。回应群众关切

  党委、政府相信和依靠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但只有这个前提还不够,必须再加上一个条件,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好--这个条件就是:群众相信党和政府。

  宁明县、爱店镇的党委和政府取信于民的根本办法就是:真诚为群众服务,切实解决群众遇到的种种问题,特别是一些牵涉面广、群众关切度高的问题。最能够集中体现这一点的是"村民关切回应站"的设立运作。

  板堪屯是堪爱村委所在地,堪爱村民关切回应站设立在这里。群众遇到难题,或者有什么诉求及建议,都可以到回应站反映,回应站及时帮助协调解决。该回应站于今年3月1日开始运作,涉及邻里纠纷、公共设施维护、民事赔偿、山林纠纷等等问题都先到这里反映,村干能调解处理的,便就地处理了;需要上级帮助解决的,则及时向上反映。比较小的问题一般都在村里解决了,做到了小事不出村,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对此十分赞赏。

  板堪屯经向回应站反映而得到解决的典型事情有这么几件:

  4月1日,板堪屯蔗农马日生反映:他家的甘蔗已砍下25天,因下雨道路泥泞一直无法运出来。回应站立即向糖厂反映,糖厂次日即调来钩机把路修好,马日生的甘蔗得以及时入厂。

  4月5日,板堪屯村民马文艳反映:本屯村民马权叫老板来砍伐林木时,把他家的林木也砍了。经回应站调解,双方同意先把木材运出去卖,待查清后再分配各人所得款。

  4月7日,板堪屯村民马文山向回应站建议:本屯鱼塘四周要建围栏,以防儿童落水。堪爱村委多方征求意见,将鱼塘水排干,改种莲藕,并着手联系有关单位建围栏。

  4月22日,板堪屯村民马日雄等13人反映:2013年实施板堪屯风貌改造工程时,老板拖欠他们工钱15944元,至今未结。回应站当即向镇里反映,镇政府多方联系上工程老板,经调解老板次日即付首批工钱,并承诺本月底全部付清。

  由于切实地解决了关系切身利益的种种问题,群众对党委、政府和村干部的信任建立了起来,十分有利于工作的推进。动员起来,持续下去

  板堪屯开展清洁乡村活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镇工作队领导,村干部为主导进行宣传动员;第二个阶段是村委组织,党员为主导,群众共同参与环境整治;第三个阶段是实行群众"门前三包"、保洁员日常保洁的长效管理。

  经过第二阶段的集中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干召开群众大会,动员群众每人每月缴纳3元钱用于聘请保洁员和购买劳动工具等开支。目前,板堪屯聘请了2名保洁员,每人每月保洁酬劳400元。镇政府给该屯配备了垃圾清运车,屯里自己购买了扫把、铁铲等劳动工具。现在日常环境保洁工作简单而有序:各家各户自行收集垃圾,负责"门前三包";保洁员清扫公共环境卫生,负责上门收集垃圾并集中到垃圾焚烧池进行焚烧处理,做到垃圾不出村。

  他们还决定每个月定期进行一次集体劳动,开展大扫除和环境整治;每年开展一次清洁示范户和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

  清洁乡村工程把板堪屯群众动员起来改变村风村貌,建设文明美好生活。群众动员起来之后,主体意识觉醒,焕发出当家作主精神,他们建立起长效机制,决心让美好的风貌和生活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