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随手乱倒垃圾到自行填埋再到集中收集处理,垃圾处理方式越来越规范,从村文明公约到村卫生管理制度再到三清洁村规民约,环境保护措施越来越完善。恭城瑶族自治县嘉会乡秧家村15年的坚持换来了清洁、美丽的家园。
5月27日,在恭城瑶族自治县嘉会乡秧家村,村民们聘请的垃圾收集员周祖林,正在收集村民们放在家门口垃圾桶里的垃圾,他做这个工作已经十五个年头了。
恭城瑶族自治县嘉会乡秧家村垃圾收集员 周祖林:“两天收一次垃圾,收起的垃圾倒到开花山垃圾场那里去。”
以前的秧家村可不是现在这样,村民固然也爱卫生,于是便把产生的垃圾带到远离自己家的地方随手扔了,后来村民们又把垃圾填埋在自家的地里。
恭城瑶族自治县嘉会乡秧家村村民 杜佑生:“我们自己拉到外面去埋,埋好以后犁地的时候把它犁出来那个(垃圾)还是原封不动的,感觉不好。”
讲卫生、爱清洁的秧家村村民思来想去,在村干部的组织下,村民自筹资金聘请人员对垃圾进行集中收集,并运往垃圾处理场。
恭城瑶族自治县嘉会乡秧家村村干部 何建平:“个个倒垃圾环境好了没有臭味了,清洁、整洁、村容村貌也好了。”
从1998年开始到如今,垃圾集中收取处理已经坚持了15年。期间,村民需缴纳的卫生费提高了几次,但村民们都依然十分乐意。于是,将日常产生的垃圾自觉放到自家门口的垃圾桶内,垃圾收集员上门收取,就成为了秧家村村民们习以为常的事。
恭城瑶族自治县嘉会乡秧家村村民杜佑生:“我们的村子变得更加清洁了,肯定卫生条件就好点了,个个都蛮满意的。”
恭城瑶族自治县嘉会乡秧家村村干部 何建平:“现在从倒垃圾以后,路上、村上、街道全部好整洁了。”
如今,在村子的公告栏中,原来的《村文明公约》、《村卫生管理制度》旁边又多出了一块《三清洁村规民约》,村民们爱护环境、建设清洁美丽家园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从秧家村看来,村民们的一种卫生习惯、一种环境意识是清洁乡村的基础。村庄房屋不一定要整齐划一,错落有致、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同样给人舒适宜居的体验,同样呈现出一幅乡村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