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城县委书记谢大研(前左二)等县领导到潘金华家看望搬迁群众并与大家一起品尝壮家特色小吃。
搬迁后的古林屯村民新居。
五月芝州,骄阳似火。10日,忻城县扶贫攻坚异地搬迁安置工程乔迁仪式在城南新区隆重举行,22户农民78人整体搬迁入住工业园区。村民新居的欢笑声、音响声、机车声,声声入耳,回荡在工业园区上空,飘荡在四周的田园庄稼中……眼前的一切激动人心。今年以来,在开展“解放思想、学用政策、力行‘六戒’、赶超跨越”主题活动中,该县将城关镇黄宜村古林屯作为贫困村整村异地扶贫搬迁示范点,积极探索大石山区贫困村扶贫开发新举措!为把来宾市扶贫搬迁安置工作做成全区示范,忻城县迈出了第一步,作出了表率。
忻城县县长李朝晖(右一)深入贫困村开展扶贫调研。
忆往昔: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
古林屯位于忻城县城关镇黄宜村西部边远山区,耕地面积218亩,屯支柱产业以玉米种植为主。由于山区条件制约,古林屯尚未通路、通电、通水,群众出入只能往返于窄小泥泞的山路,照明仍以煤油灯为主要工具。该屯属于缺乏基本生存和发展条件的村屯,行路难、饮水难、就业难、看病难、增收难等问题十分突出,2011年全屯人均纯收入900元,是一个典型的特困村。
“白天去地里干农活,天黑后才回到家,晚饭还没来得及煮,就点着煤油灯舂米了。”82岁老奶奶梁桂香说。
“在山里,我们凌晨五点就起来了,护送孩子到黄金小学读书,要走两个多小时的路程呢!”潘金华大姐说。
古林屯旧址。
2月21日,忻城县委书记谢大研带领调研组翻山越岭深入该屯就扶贫开发攻坚工作进行调研。古林屯由于受交通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地理环境限制,农民种什么都是种一山坡,收一土锅,一年365天脸朝黄土背朝天地干,也只够半年的口粮。
针对古林屯的实际困难,忻城县委、政府高度重视,通过组织相关部门论证后认为,只有对古林屯进行整体异地搬迁,才能彻底改变该村面貌。为实施好古林屯异地搬迁工作,该县举全县之力,县委县政府毅然放弃迁建办公楼的计划,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异地搬迁扶贫工作中,县委书记谢大研、县长李朝晖亲自带队,由县发改、扶贫、民政、教育、人社、广电、公安等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深入该屯进行广泛调研,采取召开群众大会、家访等多种形式的宣传发动工作。
3月8日,在县委书记谢大研的陪同下,该屯群众代表参观了城南新区工业园区相关企业及县城环境,这也最终使该屯群众有了搬迁的思想准备,确保了搬迁工作的顺利开展。
4月11日,忻城召开扶贫攻坚异地搬迁安置工程(古林屯群众)乔迁工作会议。
看今朝:新家比老家更有盼头
贴对联、布新居,新房里一派喜庆。5月10日一大早,在忻城县民族局挂点户302房的潘金华家,大姐、姨妈和88岁的外婆都前来祝贺。搬进新房后,一家人都忙着张贴对联、贴“福”字、挂灯笼。四岁多的小女儿到席梦思床上活蹦乱跳,然后津津有味地看着高清大彩电。
为确保扶贫户能搬得出、住得下,能创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在实施搬迁过程中,忻城县实行“一对一帮扶行动”,帮扶内容包括挂点单位要协助解决帮扶户在子女入学、安置就业等生活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在乔迁之日帮助搬家、书写对联、赠送电视机等。该县异地搬迁工作组还负责给每户村民购置高低床、饭桌、小椅子、煤气灶,甚至毛巾、口盅等生活用品,让村民不花一分钱就能入住。
搬迁仪式结束后,县委书记谢大研一行分别到搬迁户家里查看。在村民梁再勤家里,谢大研问:“你们住得比老家好吗……请你们放心,相关部门会帮助你们解决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谢大研的一句句温暖的话语,让梁再勤激动不已,他连声说:“真的太感谢党和政府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像工人一样按时上下班,过着城里人的生活。”
“以前住在老家,山路崎岖不平,没有水和电,条件很苦,要走两个多小时的路才能买到猪肉,现在这里一大早就有人叫卖猪肉了……”68岁的梁启寿老人激动得潸然泪下。
“住在大山里,赶集回来时,我们照着手电筒回家;如今我们再也不怕黑了,这大路有‘指明灯’呢,晚上突然生病去医院诊治也快了。”59岁的梁桂青高兴地说。
“搬迁来这里后,交通条件好,学校和医院又近,方便孩子上学,我们也不用做农活,在工业园区上班,直接在家门口打工,老人和小孩都得到照顾,真好呀!住进新房,有彩色电视机,有干净的卫生间,使用电灯照明、使用煤气灶做饭。”
梁桂香阿婆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抱上孙子,但由于以前生活条件艰苦,她的儿子40多岁了还讨不到媳妇,如今生活条件改善了,她也看到了希望……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道出了忻城县实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带来的实惠。
5月10日,古林屯村民集体搬迁。
在扶贫工作中,忻城县实施“领导挂点,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综合扶贫措施,在全县范围内掀起新一轮扶贫攻坚大会战。探索实施异地扶贫搬迁工程是该县扶贫攻坚大会战的一项重要举措,古林屯异地搬迁安置工程只是该县扶贫攻坚跨出坚实的第一步。下一步,该县将继续深入探索扶贫攻坚工作的新举措、新模式。同时,积极筹措扶贫资金6710万多元,实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逐步解决贫困村屯通水、通路、通电问题,最终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