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一村一品”已渐成规模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快速推进,“一村一品”已逐渐形成规模。东部地区出现了大量的二、三产业和外向型农业专业村镇,中西部地区出现了许多种养业等专业村镇,一些地方一村一品已经成为村级经济的主体,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正朝着集约化、品牌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了跨区域、大规模、集群式发展格局。这是本网记者从16日在此间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发展一村一品,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农业部经管司司长郑文凯介绍说,自从今年5月农业部提出了推进一村一品的总体思路后,现已建立了发展一村一品的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机制。目前,正在抓紧起草发展一村一品的指导意见和全国发展一村一品的发展规划。为全面了解各地一村一品发展情况,农业部还将研究制定一村一品统计指标。

  据了解,目前,全国已有17个省区市建立了发展一村一品的工作机制,有11个省区按照本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制定了发展一村一品的具体规划。江西、陕西、广东、福建等省还制定了扶持政策,加大对一村一品的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人才投入。

  “一村一品是农业市场化、农产品商品化和产业化经营发展的产物。实践证明,它带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快了一些地方脱贫致富步伐,受到农民群众欢迎。”郑文凯说,发展一村一品,有利于实现要素投入集约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生产手段科学化和产业经营一体化,将有效地解决千家万户小规模经营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举措。农民也将通过“一村一品”,在参与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中,更好地学到先进种养技能、加工技术和营销技巧。

  “十一五”时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一村一品”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为了推动一村一品向纵深发展,农业部要求各地要大力培育主导产品和产业,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打造一村一品的产业集群。要加强政策扶持和体制创新,构建支持一村一品的政策体系和资金投入机制。要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引导一村一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路子。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发展成为“龙型经济”,为一村一品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要通过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建设、商标注册等手段,大力培育名牌农产品。要积极开拓市场,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通过构建农产品流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为发展一村一品提供快捷有效的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