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农村 和谐最关键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村官”们到底在想什么?在浙江东阳举行的第六届全国“村长”论坛上,我们发现这些被称为全国最小也最不起眼的“官”,许多人的视野盯在全局上,瞄在发展中,跟我们谈得最多的是如何结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建好和谐新农村。 

  “农民最朴实,也最敏感。如果不带领他们尽快富起来,心就会散掉”——和谐新农村的“发展”观  。

  农村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刚在论坛上当选2006年度中国十大杰出“村官”的东阳花园村党委书记邵钦祥说,农民最朴实,也最敏感。如果不带领他们尽快富起来,心就会散掉,建设和谐新农村就没了主体。 

  山西大寨村的郭凤莲对此十分认同。她举了一个例子,过去由于没有特色产业,经济发展受到环境限制,村民并不富裕,许多人还上门要求帮助找工作。如今,通过引资金、找项目、办企业,大寨走出了一条经济强村之路,不仅解决了全村人的就业,还给周边村镇的3000多人安排了工作。 

   “村穷民穷,样样是难题;村富民乐,办事就容易多了。”花园村村民的幸福生活,印证了邵钦祥的一席话。行走在这个村,过去杂乱的村居、木线棚变成漂亮的社区,超市、医院、影剧院散落其间,这都是花园村办工业富起来后投资2亿多元建设的,村民们还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特困补助等10多项福利待遇。花园成了和谐“大花园”。 

   “不是钞票多了,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要加强沟通,让村民更多地了解、参与和监督村里的工作”——和谐新农村的“民主”观 

  许多“村官”认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农村表现出来的,作为“一村之长”,应当通过发扬民主,积极化解社会矛盾。 

  的确,一些村近年来富了,但老百姓的意见反而多了:企业改制,他们认为村里在“卖家当”;分配土地补偿费,由于没有及时公开账目,农民就想是不是被村干部吃喝了……杭州航民村党委书记朱重庆说:“不是钞票多了,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要加强民情沟通,让村民更多地了解、参与和监督村里的工作。” 

  人和在于人为。住房是农民一生的大事,航民村建房过去由村集体统一规划,村民自己建造,但邻里之间有时为了楼高楼低、谁前谁后,影响和睦。2000年开始,这个村开始由村集体统一建房。建成之后,由参加分房的村民根据房屋不同地段,评定出不同价格,然后通过“抽签”分房。程序公平实现了结果公平,村民关系融洽了。 

  实行村务公开、一事一议,让江西南昌甫下村村支书涂火生干事顺利不少。他告诉我们,过去缺少沟通,村民对村里的一些决定不理解、不支持,就连造路修桥也有人担心工程款被挪用;现在好了,村里干什么事都要听听村民的意见,每月还公开各项收支情况,老百姓的意见自然就少了。

  “发展来发展去,不要把生活的地方都给破坏了,否则子孙后代怎么办”——和谐新农村的“生态”观 。

  建设和谐新农村,一定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面对如今许多村想方设法谋发展的实际,临安白沙村村支书夏玉云提醒:发展来发展去,不要把生活的地方都给破坏了,否则老百姓住哪里去,子孙后代怎么办? 

  白沙村凭借当地山地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人均收入超万元。可有谁知道这个村曾有过的惨痛教训呢?夏玉云告诉我们,10多年前,村里靠砍伐林木卖钱,结果每到雨季就发生山洪地质灾害。后来,大家痛定思痛,开始封山育林,靠种高山蔬菜、茶叶、竹子赚钱。村民的收入逐年提高了,青山绿水也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善待环境终有回报。 

  为保护生态环境,奉化滕头村否决了30多个经济效益好、但有污染的项目。村党委书记傅企平认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实现经济效益。这个被联合国授予“全球生态500佳”的村,先后投入6300多万元,建成了盆景园、柑橘观赏林等20多个绿色景观,去年旅游综合收入达2800万元,从而实现了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