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川县双潭村:“葱花村”多项举措谋发展

  村民们正在采摘白菜苔。

  由于受过伤,贫困户李玉财不能干重体力活,“扶贫车间”雇用他干采摘的轻松活,让他有不错的收入。

  □记者刘健 文/摄

  灵川县灵川镇双潭村多年来一直以葱花种植闻名于桂林,但长期以来也存在产业比较单一的局限性,葱花种植也不能满足村民进一步的发展需求。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学习,灵川镇结合葱花种植需要改善土壤的特点,为双潭村村民量身打造了一套“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蔬菜种销模式,利用葱花种植的间歇期,发展村民种植白菜苔。此外,双潭村还打造了扶贫车间,给村民提供打工机会,同时,由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和村民发展蔬菜种植,得到村民的欢迎和好评。

  “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蔬菜种植,让村民多一条增收的路子

  “双潭村种植葱花已经有好多年了,但葱花不能连续种植,田地在两次种植葱花之间必须种植一季其他农作物,否则很容易得病虫害。以往村民们会自发种植一些季节性蔬菜,但形不成规模,也没有多少收益。”灵川镇人大副主席周 荣介绍。基于这个情况,镇政府一直想为双潭村找到一项“辅助”产业,在解决双潭村村民增收的同时,也可以为该村的发展多提供一条路子。

  双潭村是一个脱贫村,为了不让贫困现象“复活”,灵川镇多次组织村委干部和村民以及部分贫困户到外地考察,最终根据村子自身的条件,选择了蔬菜种植这一条路子。

  “我们考虑,与其大费周章发展一个新的产业,不如让村民用他们最熟悉的方式去生产。通过考察学习,村民们对种植蔬菜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周 荣说,但许多村民对如何做好这个产业,怎么统一管理还有较大的疑问。因此,镇政府也借鉴了外地的做法,与一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推广蔬菜种植,在当地也算是一种创新之举。

  “‘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就是由公司选定品种,再统一发放种子、肥料,免费提供技术支持,最后,由公司以保底收购价回收蔬菜。”公司负责人介绍,通过对双潭村进行调研,再综合市场评估,最终,公司选择在该村推广种植白菜苔。

  “白菜苔上市的时间在每年11月左右,这一段时间市场上的菜花比较少,所以价格比较好,它可以持续采摘到第二年的1月,菜的品质也不会受损。所以,我们充分利用合作社的优势积极向村民进行推广,我们在制定保底价的同时,也允许村民按照市场最高价自行售卖。”灵川镇人大代表、双潭村委会主任张秀足说,双潭村目前吸纳了80多户村民种植白菜苔,面积达到了200亩左右。2019年底,白菜苔最高收购价达到每斤2元,而每亩地能产出近5000斤,不少贫困户仅通过这一项,就实现了脱贫。

  “我们也希望能通过这次推动,可以让双潭村的种植产业实现‘良性发展’。”灵川镇党委宣传委员张俊斌说。

  打造“扶贫车间”,为贫困户和村民提供就业空间

  “白菜苔的口感好,所以在市场上有很好的前景。2019年,我种了40多亩,并以此为契机打造了双潭村‘扶贫车间’,也获得了县里的肯定。”种植户苏继忠说,“扶贫车间”雇用一些村民管理、采摘蔬菜,而且优先考虑贫困户。

  “因为我以前脑袋受过伤,不仅记忆力不好,还会看不清东西,所以实际上没有多少劳动能力;我老婆也常年生病,几乎不能劳动,再加上女儿还要上学,所以生活十分困难。”贫困户李玉财说,现在他在“扶贫车间”做事,干采摘蔬菜这样的活没问题,每天能得100块钱工钱,一个月有3000块,供一家人生活完全没有问题了,他今年还想继续在这里做下去。

  “最多的时候,有30多个村民在这里干活,其中贫困户占了一小半。”苏继忠介绍,像李玉财这样的贫困户他的“车间”里还有不少,而且“车间”不会限制他们的上班时间,让贫困户们能更好地兼顾家里。

  采访中,记者看到苏继忠的种植基地里,村民正在采摘菜苔,大家一边劳动,一边聊着家长里短。

  “我家里没有多少田地,基本都种了葱花,虽然家里不算贫困,但也不宽裕,后来听说这里能干活挣钱,我就来了。”村民王阿姨说,因为要照顾家里,所以她每个月只能来这里工作20天左右,每个月能挣2000元左右。“能挣这么多也不错啊。”她对自己的收入挺满意。

  “现在我们这里规模还比较小,下一步我打算扩大规模,种一些大棚蔬菜和水果,争取能为更多的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带动周边更多的贫困户。”苏继忠说,他的想法也得到了灵川县的支持,今年他已经开始准备扩大种植规模。

  村民对发展前景充满期待,种植蔬菜的热情高涨

  “我家是去年10月14日开始播种的白菜苔,11月2日就开始卖菜了,对我们老百姓来说,除了种养就什么都不会,种这个见钱快,所以我很愿意种。”脱贫户李玉姣说,2019年她家种植了一亩半的白菜苔,到现在已经有4000多元的收入了。

  “我家里是因学致贫的,全家总共就两亩田,还租了人家三亩田种葱花,每天早晚要浇水,有时候为了卖葱花,半夜一点就要起来到地里去拔葱花,洗过和捆扎以后就到了三四点,最后还要拉到市场去卖,真的很辛苦。”李玉姣说,前几年两个女儿上大学,一年要4万块钱左右才够她们的学费和生活费,但自己一年辛苦到头,也只能赚到2万块钱,除去政府补助的,其他都要靠贷款。

  李玉姣告诉记者,现在两个女儿都毕业有工作了,家里的负担减轻了很多。虽然自己和丈夫都已经快60岁了,但还是决定要再“拼搏”一番。

  “有政府和合作社帮助我们,我们种蔬菜投资很少的,如果效益都能像去年那么好,我还打算扩大规模。”李玉姣说。

  “我们鼓励大家发展多个产业,现在蔬菜种植还处在推广期,镇里也会给种植户每亩地500元的补贴,同时,政府还会全力为种植户的种植、销售保驾护航,争取让这个产业尽快发展起来,让更多村民得到实惠。”张俊斌说,通过大家的努力,今年双潭村一定会实现全部贫困户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