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
叠叠大石山里,村庄星罗棋布,道路延绵不绝,群众种香菇、栽李树、石材加工……都在为脱贫工作奔忙。这就是冬日里凌云县逻楼镇敏村奋力脱贫的景象。
“预计明年有100万菌棒出菇,纯利润达到800万元,让效益辐射到更多群众。”该村返乡创业者刘承寿在村里建了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搞起扶贫车间,2016年以来,他连续带动村里28户贫困户一起种植香菇实现了脱贫。
邻里互帮互助是敏村村群众的优良传统。刘承寿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受过苦日子的人,自己过得好了之后,总希望身边的人也有好日子!”刘承寿心系邻里乡亲,带领群众在深山里种植香菇之外,他还把青壮年劳动力带到工地里搞高压电线拉架工作,让群众的口袋鼓起来了。
敏村村“九山一地”,是典型的喀什特地貌山区,无水源,无农田,自然资源匮乏。该村鼓励群众外出务工,引导大家因地制宜种桑养蚕、做石材产业。“牛心李是我们村的特色产业,目前共有2000亩,年产值超200万元,为全村85%以上的农户户均增收1048元。”该村“第一书记”张国飞介绍说,村里不仅连片搞牛心李产业,还引导群众在陇老、陇茹等屯种桑树、山茶油。今年该村陇老屯刘承永率先在村里“换穷业”,在世代种玉米的土地上种桑叶养蚕,实现了增收,尝到甜头后,他将带领身边群众抱团发展,做好生态产业,为脱贫增收提供保障。据了解,敏村村有农户数497户1970人,今年预脱贫39户158人,全村贫困发生率将降至2%以内,全村也将脱贫出列。
近年来,该村对标“两不愁三保障”和贫困户“八有一超”、贫困村“十一有一低于”指标要求,打好住房、医疗、义务教育、饮水安全保障攻坚战。“今年3户贫困户建房后,全村安全住房得到保障,全村2名适龄儿童因重度残疾无法上学外其余283名儿童全部入学。”张国飞告诉笔者,除此之外,该村大力宣传发动群众积极参加新农合,参保率达到100%,并且农户住院费用报销90%,解决群众的就医难题。
村头水柜依山建,家里活水有源头。这是敏村村饮水现状,该村人畜饮水靠水柜收集的“望天水”,“去年以来,村里实施12处集中供水项目,蓄水7000立方米,让18个自然屯群众受益。”该村党支部书记刘承珍说,经过多年帮扶、建设,全村户户建有家庭水柜,基本解决了饮水问题。
为了让贫困户能脱贫、稳得住,该村大力开展教育帮扶工作,组织帮扶干部为贫困户在读子女申请教育补助,鼓励深山孩子通过读书改变贫穷现状。“我们非常重视教育,目前有在校生62人,大部分是贫困家庭子女,我们主动为符合教育扶贫政策的子女申请各类教育补助,让他们上学有保障。”张国飞如是说,敏村村要种下“希望”的种子,鼓励孩子上学,引导人才回流到农村搞发展,振兴乡村。
冬日的暖阳斜照在敏村村的山头、村庄,把农户“小洋房”的影子拉得很长……走在山村的水泥路上,笔者看到群众割石材、打理农事,真是乡村处处闲人少,才了秋收又冬忙,大石山里的群众为一年的脱贫在奔忙。(通讯员韦付增 韦 轩)
俯瞰敏村
建在农户边的大蚕房
农户
石材加工
水柜
香菇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