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瑶乡九板古村轶事

  古樟树下古戏台

  

  九板村内绿树成荫

  

  庭院

  

  古民居

  九板自然村隶属嘉会镇白燕村委,位于恭城瑶族自治县中部,嘉会镇东北部,燕子山脚下,临近嘉龙公路。九板村距离恭城县城25.5公里。全村人口490人,其中瑶族人口占80%,汉、壮、苗等民族杂居。

  一

  九板村最早的居民是交椅村、界头村部分村民和外来商人,他们因经商兴建九板街,渐渐形成了九板村。

  为何叫“九板”?九板又称“九板桥”,村名的来历有一个传说故事。相传在古时候,九板村后背山有一个山洞,在山洞里面有一条狭长的暗河。在暗河上有十坐石板架起的桥。在最里面的石板桥尽头,四壁有十八板银子墙,每板墙有十八块银砖,每块银砖有十八斤。

  兵荒马乱的从前,一个逃避敌人追杀的军官在洞中发现了银子。他挑起沉甸甸的银砖出洞,哪知才走出里面第一板桥,就踩断石桥,跌下深深的暗河。于是,十板桥剩下九板。

  故事版本还有很多,总之,九板石洞慢慢演变为“九板村”了。

  二

  清末民国时期,九板街因是通往湖南省江永县粗石江镇、桃川镇等地湘桂陆路交通要道,村民们不排外,加上当时嘉会街尚未建圩,九板街生意自然日渐兴旺。当时九板街地面铺石子花,宽约4米,长约0.3公里,能通汽车。街上大小商铺30多家,有两家榨油铺,还有酒坊、客栈各一家。来往商人络绎不绝,自然形成商贾重地。

  从九板村至太平村现存一条古道遗迹,依稀可见鹅卵石铺成的路面。这条古道南北走向,宽约2米,长约0.75公里。古道两旁有水渠,方便农业灌溉。路面的鹅卵石如拳头大小,镶嵌在道路上。古代的交通工具无非是牛车、马车、木车等。人走在路上卵石硌脚板底,但有个好处,就是雨天的时候快干没有积水。

  古人为辟邪、消灾、祈福、求姻缘等而进行的“运瀚(音)桥”架桥行为,当地现在仍有沿袭。没有结婚的单身男子在仙婆问仙得到“提点后”,扎一个杉木小桥,一般是用3根直径5厘米至8厘米的杉木做成,长约1.2米,架在经常有人走动的道路沟渠上,借此希望得到好姻缘。还有“求子观音桥”,祈求生下子女,又称“红白桥”,扎朵纸做红花代表求生女儿,扎朵白花代表求生儿子。还有一种就是父母多给“生烂世”(指体弱多病)的小孩架“祈福消灾桥”——— 将杉木削皮刨去一半,用红橘子等涂料抹红,架在小沟渠上,任人走踏。

  进入到村子,九板村内郁郁葱葱。种得最多的是樟树,大大小小的樟树有300多株,需三人以上才能合抱的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樟也有近30株。这点与恭城另一个古村落乐湾村有区别。乐湾村的古樟林临茶江河岸,起到防洪作用,远离村子。而九板村的古樟林就在村中,起到净化空气、绿化美化的作用。即使是经历大炼钢铁时期,九板村的樟树林也能幸存下来,这不得不说与村民爱绿护绿有关。

  三

  九板村的古民居依街道两旁而建,多为一进多弄的扁长形的普通房屋,砖瓦结构,没有斗拱、斑爪与翘首等屋顶装饰构件。前屋为门面,方便做生意,中屋、后屋居住生活用,有的还带一个小院子。小的占地面积100多平方米,大的房屋占地面积200-300平方米不等,适合拖家带口做生意用。

  九板古街由南向北,呈扁担形状,两头种有大樟树,意为一根扁担两头有扁担摼头,不让扁担挑起的东西滑落,寓意做生意有赚无亏、只进不出。只不过时光荏苒,以前的石子花、青石板路面被水泥硬化覆盖,再也无处寻觅了。现今九板人较多从事的是农业生产,回归了典型的农村生产生活形式,不再以商业为主。

  九板古民居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几乎每户房子都留有一个狗洞,这与村民喜爱养狗是分不开的。九板老一辈的人还讲得出“忠义犬救主人”的老故事。

  相传清朝乾隆年间,九板村一位小名叫“四六”的村民酷爱喝酒,日久天长得了酒痨这种病。此病离不开酒,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要闷几口米酒,否则人就会“打摆子”左摇右晃。一天下来都要消耗公斤级的酒量。每逢村上办红白喜事,“四六”总爱拢场,目的是讨口酒喝,每每一醉方休,语言行为无法自控。有一天晚上,他在隔壁村的酒席上喝得九成九,慢悠悠与他养了十年的老黄狗走回家。在半道上,“四六”酒力发作,走不动路,就地呼呼大睡。当时天气炎热,树木干枯,在“四六”睡觉的地方不远处燃起了野火。老黄狗顿时警觉起来,“汪汪汪……”地叫唤,试图把“四六”唤醒,可“四六”酒醉很深。眼见火苗就要烧过来了,这条通人性的老黄狗奋力地用嘴把主人睡卧周边的草拔起,愣是拔出一个隔离带出来。可惜,老黄狗在这场与祝融的斗争中还是被无情烧死了,但它保全了主人“四六”。“四六”酒醒后,看到眼前的一幕,他明白是老黄狗牺牲自己救了他。为感激老黄狗救命之恩,“四六”埋葬了老黄狗,发誓戒酒,并从此告诫他的后人不准吃狗肉,屋留狗洞,善待看家狗。

  四

  九板村东面有将军峰和燕子山,西面是横卧田野的犀牛山、野猫山,北面是蜈蚣岭,南面是太平村、酒壶山、麒麟山。

  村东面从大明源、小明源流出一条时断时流的小溪绕村而过,当地村民称为“枯江”,是为大明源河。下大雨的时候有溪水流出,大多时候呈断流状态。河里乱石乱草遍布,因长时枯水,没有鱼虾生存的条件。村民普遍从罗汉肚洞下一条“老虎岩”流出的泉水接入家中做生活用水。此泉水终年不竭,从石缝隙中流出。村民们说可直接饮用,甘甜爽口。

  九板村附近的塴眼山当地人又称“小天门山”,别称“金童照镜”“美女梳妆”。传说是天上的仙人曾在这里游玩,由南向北到达此地,因贪图周围美景,在玩耍嬉戏间遗失一个精美的吊坠在这里,后来吊坠就成了塴眼山。山体的上半部分有个天然形成的大洞贯穿山体。当地人认为空出的山洞如一面镜子,远远望去,加上旁边的一座叫“姑娘山”的山峰,好似有人在梳妆打扮。

  在1944年的时候,塴眼山有人修筑用石块垒砌2米多高的简易防御工事,当时是为了躲避日军,利用其山势险峻,居高临下,易守难攻防范日军。九板、太平等附近村子的人纷纷上山躲避,太平村的富户还聘请私塾老师在山上教小孩学习。后来日军败退,村民陆续下山回家。在山上的时间为一年左右。

  五

  这里不得不说一个与九板村密切相关的重要节庆活动“婆王节”,因为每届婆王节的主会场设在九板村樟树林下的古戏台周围。传说“婆王”即瑶族的祖先盘王之妻,在世时行善积德,受到人们的广泛爱戴。“婆王崇拜”属祖先(母系)崇拜范畴,是瑶族的特殊信仰。崇奉婆王,是嘉会镇唐黄瑶的特殊信仰,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三的“婆王巡游”则是其文化的主要载体,清代道光年间逐渐演变成为期三天的“九板会期”。会期延至1956年中断,1986年重新恢复活动,更名为“婆王节”,2010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唐黄瑶属盘瑶中的过山瑶,语言为瑶语中的勉语支,自称唐黄人,外人称“唐黄瑶”。民国年间移风易俗,逐渐改说官话,改着汉服,唯婆王信仰兴替未消。

  嘉会镇的唐黄瑶以3年为届期,于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三抬婆王出巡。由50多人组成的游神队伍,由东乡唐黄山到西乡的豸游村,再到北乡的常家、岭尾、石盆等村,于次日再回宫坐殿。六月二十五又设“两炮”,“主炮”由“八房十三村”争抢,以确定下届主持节期的“房头”;“客炮”则由外村各姓来抢,得主回家供奉,届期再组队还炮,以增添节庆的热烈气氛。到清道光年间,唐黄瑶不但在九板村修建了婆王“行宫”,还在婆王殿前修建了戏台,请戏班连唱3天,把节庆活动推向高潮。此后,人们便把这3天活动称为“九板会期”。由于婆王祭祀的长久性,瑶族居住区域的稳定性,婆王已成为恭城一带各民族崇拜的偶像,因此九板村的“婆王节”也成了全县瑶族的民间节日。

  在恭城,无论平地瑶还是过山瑶均崇奉婆王,有婆王大姐在(嘉会镇)唐黄村、二姐在北乡(栗木镇)欧寨村、三姐在南乡(莲花镇)势江村的传说。还说:“唐黄婆婆最正直,势江婆婆最风流,欧寨婆婆爱哭泣。”其范围覆盖古代恭城东南北三乡。在观音平川瑶亦有“婆王三姐妹”的传说——— 大姐在杨梅村,二姐在井头村,三姐在大坑底村(大兴里),并分别建有三座“大亲庙”。县内较有影响并能形成会期的有八岩六月二十三的“瑶牯圩”和九板会期。

  近些年,九板会期除婆王出巡、还炮、抢花炮、祭祀婆王神像、古装戏演出等活动外,还举办有健身舞表演、体育竞赛等活动。当地经商摊贩为数众多,每届都有来自四面八方的瑶、壮、汉等民族上万民众欢聚一方,共庆会期。

  唐黄瑶能将婆王信仰延续至今,并将信仰范围扩大到龙虎、栗木、平安等多个乡镇,人口近五万之众。瑶族婆王文化表现的是团结和谐的民族精神。瑶族婆王文化引导人们“知恩感恩、俭约自守、以和为贵、团结互助、行善积德、造福人间”,为众生构筑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