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农村垃圾处理有一套

收得拢 运得出 能消纳

  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镇保洁员黄秀荣时常加班加点,确保责任区干净卫生。不仅是她,该县农村的1300多名保洁员工作热情高涨,干好了有奖励是重要原因,该县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发挥了作用。

  巴马在“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中,结合实际,创新思路,全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初步走出一条“收得拢、运得出、消得纳”的农村垃圾处理新路子。

  推行财政投入奖补激励机制,垃圾“收”有保障。该县建立“财政投入奖补激励机制”和“清洁乡村评比激励机制”,创新推行“财政兜底+群众自筹+以奖代补”农村保洁员工资补助模式。目前,全县10个乡镇103个行政村1299个自然屯(村民小组)共配备保洁员1343人,每年县财政按计划安排600万元用于“财政兜底”和“以奖代补”,保障保洁员补助工资落实到位,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对无法聘请保洁员的村屯,全部落实专人负责做好屯内卫生,解决了垃圾有人“收”的问题。

  建立有效垃圾处理网络,垃圾“运”有路子。该县以强力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为抓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先后投入880万元,建成垃圾中转站9座(城区4座,乡镇5座),每日可转运垃圾270吨,基本实现全县垃圾运输全覆盖。

  建设垃圾填埋场,垃圾“消”有场地。该县建设大型垃圾填埋场一座,总投资为5816万元,填埋库容积104万立方米,垃圾场设计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85吨,服务人口约20万人。项目设计采用“卫生填埋法”处理工艺,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为生物处理工艺,出水水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该项目于2013年6月正式投产运营,目前已完成6.9万吨进场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工作,进场垃圾处理率达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