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县凤翔镇底村:百年老村美丽蝶变

  清澈溪水从村边涓涓流过,宽阔笔直的水泥路直通村头;繁茂苍翠的古樟树下,休闲公园干净整洁,三角梅、绿萝、满天星等花木点缀得绿意盎然;环村休闲小道幽静雅致,别有一番情趣;村子周围栽满果树,黄澄澄的砂糖橘压弯枝头……12月14日,记者走进有数百年历史的钟山县凤翔镇底村,一个绿色生态新农村景象映入眼帘。

  “你看,这是村子以前的样子。没有看到这些老照片,你肯定想象不到,一年前我们底村是这样一个破旧房连片,污水横流的不堪景象。”底村党群理事会理事长钟情章指着宣传展板感慨地说。

  是什么原因,促使底村发生了颠覆性变化?记者走访村民,一探究竟。

  “去年底,镇里带我们去参观了茅栗岗、上黄龙、杨岩塘等生态乡村示范点,村里也组织部分年轻人到富川、八步参观生态村建设。通过参观,大家触动很大,觉得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可以做到。”在村口,记者遇到了外出务工回来采收砂糖橘的村民钟国超。

  小伙子告诉记者,参观回来后,他与钟正华等返乡青年建议成立党群理事会,支持生态乡村建设事宜,得到村民们的响应。理事会粗略计算,全村138户700多人口,每人要出资300元,才能解决购买排污管道、水泥、石沙等建筑材料所需资金。

  为此,理事会决定召开扩大会议,邀请村民们商议。

  “把村子环境搞好,对大家都有益。我家9口人,要交2700元,现在拿不出这么多钱,过两天卖掉家里两头猪,一定把钱如数交上。”低保户钟美华的表态,令大伙儿群情振奋。不到半个月,理事会顺利筹集到生态乡村建设资金21.09万元。

  有了钱,还得有人做工。钟国超这一帮在外务工的年轻人,从事的就是建筑行业,他们组成义务施工队,自己动手,并立下决心:村里的活不干完,就不出去打工。在村干部和他们的带动下,村民们踊跃参与,每天都有200多人参加拆旧房、挖暗渠、硬化村道等工作。

  紧张的施工一直延续到清明过后。此时,村里已筹集到生态乡村建设资金45.09万元,拆除破旧危房108间,铺设地下排水管2.1公里,绿化村屯面积8000多平方米,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成为全县生态乡村“自筹自建”速度最快、成效最明显的村屯之一。

  为鼓励底村建设家乡的热情,钟山县以1∶1的比例奖补该村建设专项资金45.09万元,还整合区市县各类资金600万元,打造了香樟公园、环村生态小道、典雅古桥、环村河景观带等旅游景观。随着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村里的年轻人正筹划着开办一家农家饭馆。“我们要让村里的土鸡、土鸭和有机蔬菜,吸引来更多游客。”村民们满怀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