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13年7月毕业便加入到北海晚报一线记者的队伍中,开始了“在路上”的征程。这一年,从见习记者到正式记者的蜕变;今天的我,也将走向“记者”路上的第二个属于自己的节日--记者节。
回首一年多的记者之路,多少风雨,多少汗水,多少困难,多少笑容,都化为点点思绪出现在脑海里。有时冒风闯雨如约而至,却突然有变而无功折返;有时行程满满一身疲倦,但坚持在夜色黝黑中斟酌笔耕;有时消除戒备坦承身份,却反遭误解采访夭折……说长不长的职业生活,使我体验了记者的酸甜苦辣,但令我印象深刻的反而是一次看似平淡不奇的采访经历。
那是今年初春,我接到一个记录普通老百姓一年之计的采访选题,在报社“前辈”的建议下,把采访对象锁定农民这个群体。几经辗转寻觅,一通冒昧的电话拨出就约定采访时间地点。
3月6日,我怀着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事的想法,第一次来到合浦县党江镇西山村委种粮大户莫坤秀的家。当时正值春耕时节,我猜想种植330亩水稻的莫坤秀定是忙得不可开交。但见面后,只见莫坤秀一家“穿鞋踏袜”,神闲气定地在家中培育起了秧苗,丝毫没瞧见预料中的“泥腿子”形象。
我从莫坤秀口中得知,育秧的机械是全市第一台全自动水稻育秧播种机。当时,莫坤秀成立了坤秀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党江镇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更是北海全程机械化播种、无土基质育秧的第一人。采用这种大棚集中培育的“工厂化育秧”方式,莫坤秀抢先在全区成功培育出首批机械化播种、无土基质秧苗,水稻种植面积达到330亩,粮食总产50多万公斤。
而莫坤秀还另有规划:搭建新的育秧大棚,再购进一台插秧机,向周边的乡镇农户进行推广订单育秧插秧。而农闲时,大棚种上蔬果增收。
时隔20多天,我再见到莫坤秀时,他驾驶一台乘坐式插秧机在抢抓农时插秧,330亩早稻已几近插完。几天之内作业330亩稻田,效率之高令人诧异。
我第三次见到莫坤秀时,300多亩的稻谷已经装包入仓,平均每亩增产90公斤左右,国家实现强农惠农政策,提高收购价,再加上政府收购粮食补贴,每造水稻每亩能净赚300元,收入更有保障。早稻丰收,令莫坤秀喜不自禁,更让他开心的是,当时全区惟一的一台高速插秧机已经落户他家中。有了这台插秧机,加上新建育秧大棚,莫坤秀成立了坤秀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每年可为合作社及周边农户提供合格的机插秧苗2000亩。
近期,我再次和莫坤秀取得联系时,他表示正在积极探索育秧供秧的商业化模式,想带动其他农户实现增产增收。
我在心里默默为这个新时代的农民叫好。自古以来,务农苦累清贫的印象根深蒂固,多数农村青年更愿外出打工而非固守薄田。但近年来,在惠农政策支持下,农民创新耕作方式,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莫坤秀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过短短一年,懂技术、懂经营的他,不但成立坤秀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实现了订单育秧供秧增产增收,也立志让更多的农民受惠,共享新时代带来的甜蜜硕果。
在这一年里,我见证莫坤秀的种粮蓝图逐步实现,感受到其发自内心的喜悦,也看到新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乡亲们迎接新生活的愉悦。
这一年多的寒暑往来,我行走在乡村田间地头,与最基层的农民“打交道”;深入城区大街小巷,与最普通的居民“话家常”;目睹世间百态,反映民意;耳闻眼见各色人生,传递民声。我通过笔下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见证并记录下珠城的变化,看到了古老珠城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书写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