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了解到,经过严格评选,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乡平安村达勒屯荣获“广西特色名村”称号,标志该县特色名村创建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果。
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今年以来,自治区以强镇(村)富民为目标,开展城镇建设百镇示范工程和特色名村建设竞争性评选活动,推进特色名镇名村提质发展。在组织参与该项活动中,该县结合建设国际旅游区要求,做好村庄规划与全县旅游乡村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衔接,把“创建名村”工程的建筑风格和规划理念融入巴马壮瑶民族的文化元素,科学规划风貌改造村屯的房屋立面风格,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形成了一村一品优势特色,促进了特色名村集聚发展。
充分拓宽资金来源,在统筹发改、扶贫、水电、移民、交通等部门资金的基础上,从有限财力挤出资金投入建设名村工作,走群众投工投劳建设道路,把基础设施建设与项目规划申报结合起来,争取国家资金向“创建名村”倾斜。通过加快和完善名村道路、污水处理、绿化、人饮工程、旅游公共服务、文化演出场所等基础设施配套,强化示范带动,创建特色名村。
在甲篆乡,以百马村坡纳屯为示范点,打造成绿水环绕、竹子成林、蔗田成景、瓜果飘香、田园风光优美的具有浓郁农家田园风味的休闲养生胜地,该屯被评为“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百马村也成为特色农业名村。该乡平安村达勒屯地处风景秀丽的盘阳河畔,全屯共有124户554人,现有80岁以上的老人6人,其中90岁至99岁有3人,100岁以上的有1人,是长寿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屯属革命老区,黄振光是革命烈士,黄振元是百色起义功勋,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1450元。在创建名村工作中,该屯群众发扬革命老区精神,在各级党委、政府帮扶下,发展公益事业和旅游业,现屯内道路已硬化,网络、篮球场、凉亭等文化设施完善,有农家乐旅馆15家。2013年,达勒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至4050元。
在巴马镇、东山乡和那桃乡,以练乡村为示范点,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创新的支持力度,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该村境内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商贸物流频繁,现有制糖、酒业、茶油加工等35家企业,打造成特色工贸名村。以弄谟村为示范点,充分挖掘番瑶布努瑶“祝著节”文化、“射弩”文化,补粮、备棺习俗等等,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文化交流和繁荣,打造成弄谟村特色文化名村。以平林村达西儒礼桃花源新村、敢烟屯仁寿山庄为示范点,改善基础条件,旅游景点设施日益完善,打造出了平林村特色旅游名村。
在燕洞乡,以龙田村新农村建设为示范点,狠抓大石山区综合开发,该村大力种“两树”、栽“两果”、育“两花”、养“六畜”、加工经商跑运输,农民收入不断增加,村集体经济逐步壮大,走出了一条“山弄经济”、“劳务经济”和“商贸经济”相结合的路子,村内有环村公路、街道、自来水网、农贸市场、排水沟、路灯、垃圾箱、绿化树以及邮政、信用社营业网点,有县城公交车直达村部等,村容村貌明显改观,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成为远近闻名的大石山区小康文明示范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区城乡清洁工程文明示范村等。在其带动下,临近的龙凤村、交乐村、龙甲村等村屯也成为致富名村。
据悉,此次特色名村评审,由自治区财政厅、住建厅组织有关经济、文化、农业、旅游、城建等方面的专家,采用竞争演讲的方式进行竞争性立项评审,内容包括村镇的基本情况、特色优势产业及发展潜力等。获评的名村,自治区将从城镇化专项资金中分两年安排每村400万元的补助,用于支持该村道路、供水设施、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等建设。 (许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