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宾区:70万山区群众圆了“出行梦”

——开展公路建设会战见闻

  总投资2172万元、正龙至大湾三级公路建设项目2月动工;总里程16.4公里、总投资6833.38万元的来宾至正龙二级公路开建,190条乡村公路圆了70万山区群众的出行梦……今年,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来宾市兴宾区开展交通项目建设大会战,以公路建设为突破口,解决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偏远山村发展难题。

  乡村小路联通富民便民的“毛细血管”

  平阳镇平巨村委位于岜鼓山半山腰,全村6个自然屯1200多人仅靠一条6公里的砂石小路与外界保持交通联系,出行要先骑马再换乘摩托车再换乘汽车。遇到雨天这条小路基本中断,方圆20多公里的平巨村立时成为“孤岛”。

  自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兴宾区交通局先后派出50多人次“车马并用”进入平巨村考察,决定要修通这条联通平巨群众的“毛细血管”。听说政府要修路,平巨村党支书罗中康坐不住了,他连夜召集村民小组长开会:“这是修我们村的生命线!路通了村里就不会有病看不了,女人生产也能及时送医院。咱们穷,但咱们有力气,咱们出工出力。”于是鞭炮、热饭、热水,修路工人所到之处多了一支“后勤队”。如今这条“生命线”即将贯通。

  平巨村群众圆“交通梦”,只是来宾市兴宾区公路大会战的一个缩影。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兴宾区领导联系帮扶最边远贫困的村屯,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先修路,再致富,让村路通起来、让汽车跑起来、让经济好起来,成了该区党员干部共同的心愿。该区交通局党组书记陈江宜说:“过去下乡,走得多、说得少,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不多。如今践行群众路线,我们常常到群众家中访贫问苦,深感群众对交通建设的期盼,喝群众一杯水、端群众一碗粥都觉得沉甸甸的。”自从开展公路大会战以来,该区领导亲自参与贫困山村公路建设调研190多次;公路局100多干部下乡2100多人次,同比翻了两倍。城区里只要是涉及贫困地区的公路建设一律走“绿色通道”,实现“快审批、快上马、快建设”。

  到2016年底,兴宾区将全面实现不在二级公路建设范围的乡镇全部通三级公路,实现90%的自然村屯通水泥路。

  工业大道建立地区间的“经济纽带”

  如果说建设乡村道路是服务群众出行的“毛细血管”,那么工业大道就是联通工业的“大动脉”。这些道路交通项目建设主要分在四个方面:一是年度计划投资14.71亿元,推进桂平至来宾、来宾至马山、南宁至柳州3条高速公路和5条二级公路等过境公路建设;二是计划投资4843万元,建设五山至良田、正龙至蒙村、正龙至大湾3条三级公路和福隆至大塘四级公路;三是建设乡村水泥路、巷道硬化工程项目112个,年度计划投资2.37亿元;四是做好工业园区、临河码头和公路的立项设计工作,满足园区和相邻城市的物流需求。

  据兴宾区交通局局长丘宸光介绍,此次开建的这些公路,从项目立项到路径选择,主要目的就是要联通迁江-良江-红河-石龙四个主要的工业园区,使工业园区实现互补互利,将公路沿线的群众整体纳入到工业园区的开发、发展中,为他们提供就业、三产以及农业产业化的交通基础。

  整合资源搭建1+1>2的为民平台

  “这就像是个大火锅,只要是与服务群众出行有关的资金,能拿来用的都融入进来,协同协力产生1+1>2的效果。”说到道路建设大会战,兴宾区常务副区长周廷新说,该区是个穷区,要想大规模修路,首先要解决资金难题。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该区将服务群众的交通项目资金整合起来,把交通、发改、经贸、农业、招商等各部门组成“联席会议”,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

  在兴宾区领导牵头下,该区将今年过境二级公路的征地搬迁资金4400多万元、工作经费近1200万元、为民办实事配套资金6400多万元纳入财政预算,保证了交通建设资金专用。

  另一方面,该区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对交通建设领域实施全方位开放,采取市场化手段,招引外商、外资、民资和金融贷款参与道路建设,特别是对旅游景区公路、农村公路建设等方面出台相应政策让民营资本发挥最大作用。

  该区发改局局长韦志一说,交通建设让兴宾区18个政府部门参与,涉及项目招投标、监管、验收等多个环节。这是该区各部门共同协调努力的成果。通过公路建设大会战,把各单位服务群众的热线电话、联合办公等机制建立起来,群众的事,各单位共同办、协力办,不但提高了办事效率,还带动政府办公效能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