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南讯 自治区把港南区定为创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区后,港南区创新思路,统一部署,扎实推进,去年12月19日顺利通过了国家级验收,成为目前广西继南宁市青秀区后又一个通过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区验收的县市区。
建立健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该区制定《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实施方案》和《港南区村级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等规范性文件,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列入全区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各乡镇各涉农单位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区政府与9个乡镇(街道)政府签订了责任状。同时,先后划拨30多万元作为创建档案工作示范区活动专项经费,整合300多万元投入到林改、医保、乡镇财政所档案室标准化建设和乡、村两级开展创建活动,为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障。区档案部门与相关部门积极沟通,加强协作,形成以档案、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为主,其他部门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积极配合通力合作的新格局。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跟班学习、现场指导等方式,对各类档案管理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共组织举办培训班6期,培训人员600多人次,大大提升了农村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
坚持示范带动,推进村级创建。该区按照示范区的建设标准,通过抓好全区9个乡镇(街道)档案室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打造22个村级示范试点,每个试点村添置了电脑、档案铁柜、温湿度计、灭火器、防虫药品等,以示范村档案工作为标杆,以点带面,有序推进。目前,该区161个村4个社区建档率达到100%,基本上达到了“五个有”的标准,即有分管领导、有档案员、有制度、有档案库房和铁质档案箱、有档案并规范整理建立目录。每个行政村按照《港南区村级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进行文件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并建立了村(社区)档案工作的交接制度,各行政村内党务、村务、经营承包、基建、重大活动等形成的文件材料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确保档案安全。
搭建信息平台,强化档案管理。该区设立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收集整理政府和有关单位可公开的现行文件等,供群众查阅;除建设好港南区档案信息网外,依托港南区政府门户网,上载“三农”档案信息及政府公开信息;创新涉农档案信息共享建设方式,由区档案部门牵头,各涉农单位密切配合,充分整合信息资源,统一制作涉农档案信息共享手册、共享光盘发至各乡镇、村委(社区),有效拓宽了农村档案资源共享渠道,提高了档案的利用率。目前,该区建立有馆藏档案数据库,录入文件级目录16万多条,全文数据5万多页;接待社会各界档案查询2000多人次,让社会各界共享资源。
通过创建,该区的馆库面积已达190平方米,库房面积75平方米,馆藏档案58个全宗199卷16.3万件。9个乡镇(街道)已有8个被认定为广西区区直机关三级档案室,1个被认定为二级档案室。全区各乡镇全部建立健全了档案工作制度,对涉农专项档案如土地承包、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城乡低保、城乡养老保险、合作医疗、计生等工作开展的文件材料进行了及时收集和规范管理,有效整合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港南区先后接收婚姻档案10.59万件、土地承包档案5088件、山林土地纠纷档案2348件、水利普查档案2736件、水库工程除险加固档案96件、乡镇企业职工档案123件,民生档案占馆藏档案的69.1%,并对土地承包等部分民生档案进行了数字化处理。还通过查找土地承包合同、婚姻档案和农民维护自身权益提供有效服务,充分利用档案有效解决民生问题50多个,妥善化解山林、土地等矛盾纠纷20多件,切实维护了辖区群众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