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

“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着力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显成效

  

  马山县古寨瑶族乡民乐村珠四屯通屯道路正在进行硬化建设。玛山 摄 

  兴宁区三塘镇路东村留肖坡民宅统一规划,极具特色。记者陈羽 摄  

  马山县古零镇羊山村伏凹屯巷道硬化项目施工中。玛山 摄  

  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得到完善。记者陈羽 摄

 

  “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的最终落脚点,是让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生活更美好。南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眼,着力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

  连日来,记者相继走访了青秀区、兴宁区、马山县和上林县等县区的多个乡村看到:很多农村都修建起了农民休闲广场,配置了体育健身设施;村内主干道都铺建成水泥路或柏油路,路边都配有垃圾桶;有的农户还用上了沼气灶、太阳能热水器……很多村庄已成为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村貌整洁、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美好村庄。

  值得注意的是,南宁又有“大动作”:紧紧抓住具有长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实施2013年度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计划的基础上,于2014年春节前,再追加实施一批通屯道路和屯内巷道硬化等项目,全市102个乡镇各实施1个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促进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1 乡村环卫设施逐渐完善

  街道变整洁、道路变宽、河水变清、村屯变美……近日,记者前往上林县乔贤镇,充分感受到“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给当地带来的喜人变化。

  “以前,村民每天打扫收集的垃圾都是集中堆放在屋前屋后,臭气熏天。”村民蓝瑶直摇头。

  村里的垃圾该如何处理、清运?这让很多乡村尤为头痛。然而,在开展“清洁乡村”活动中,乔贤镇充分通过村民自治,探索创建村级环卫站:该镇因地制宜,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选址远离村屯1公里以上、相对比较偏僻、不影响群众生活的荒地,建立一个3—5亩的垃圾处理场。如此一来,确保了村镇的垃圾有地方处理。

  接下来,按照各村的实际情况配备保洁员数量;村级环卫站的其他配套设施,由镇政府积极筹集资金,帮助各村解决垃圾清运车辆、垃圾箱等环卫配套设施;保洁员主要负责将全村各庄垃圾池或各庄大垃圾桶里的垃圾清运到村级垃圾处理场,保证全村各庄垃圾得到及时清运。

  到目前为止,乔贤镇采取“8村4点”垃圾处理企业化模式,成立了6个村级环卫站,在8个村建立了4个垃圾处理点,分类堆放处理收集来的垃圾。垃圾处理实现本地化、企业化、实用化,有效破解了垃圾处理难的问题。

  乔贤镇建立村级环卫站只是我市在“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大力开展乡村环卫设施建设“大会战”中打赢的一场小战役。截至2013年底,我市已开工建设(续建)4座生活垃圾处理场(厂),建设100个垃圾综合处理示范村;完成6县“村收镇运县处理”试点区域内15座垃圾中转站建设;已建成并运行的污水处理设施共9项,“十二五”期间我市将重点抓好13个重点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目前,乡村环卫设施建设“大会战”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面貌焕然一新的村屯与日俱增。

  2 道路水利设施建设加快

  新鲜的空气,干净的村道,鳞次栉比的新楼房……这是记者在青秀区长塘镇加踏坡看到的景象。据悉,该坡不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群众环保意识,努力营造“地干净、村整洁、民安乐”的良好环境。

  加踏坡积极开展以“一池一绿二通五改”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示范村建设。目前,加踏坡已建成能停放70辆车的停车场、供休闲娱乐的葡萄架主道、村口广场。修建完善占地面积1150平方米的文化室、活动室、舞台、灯光球场等文化活动中心,添置一批文体器材,改造环村绿化带,村道硬化建设、电网改造、排污管埋设等已全部完成。

  道路好走了,环境变美了,农民的收入也跟着上来了。如今,加踏坡已逐渐成为一个集旅游、餐饮、住宿、休闲、农业观光为一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年人均纯收入不低于8000元。

  加踏坡的“华丽变身”,得益于我市在“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中大力推进的道路水利通讯等设施建设。在通建制村公路硬化建设方面:市本级为民办实事工程26个项目25个行政村公路通畅,项目已全部开工,完工项目17个;自治区千村公路通畅项目预安排计划49个项目54个行政村公路通畅,2013年要求完工项目12个,目前已全部开工,完工项目8个。在通屯道路建设方面:2013年计划建设贫困村20户以上的自然屯道路硬化项目共307个337.45公里,目前,通屯道路硬化建设项目已全部完工。自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先后组织人员对全市各县区(开发区)、各乡镇、各村屯破损路面进行修复,完成修复面积约17250平方米,对160条村道出入口道路进行硬化。在推进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方面:2013-2014年实施中小河流治理5个项目均已开工建设,共下达资金2336万元;农田水利建设已完成防渗渠道621.64公里,渠道清淤整治1755公里。

  3 农民新村彰显勃勃生机

  在兴宁区三塘镇路东村有个美丽的村屯——留肖壮族新村。说它美丽,不仅是因为在这里,一幢幢错落有致的壮乡小别墅拔地而起,而且小别墅门前屋后种满了绿树鲜花,村道干净整洁……

  据悉,以前因为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较差,随手乱扔垃圾现象严重,“脏乱差”一直是留肖坡留给外人的印象。为改变现状,兴宁区遵从村民意见,通过土地流转,将留肖坡的土地向产业规模化发展,发展成为以花卉苗木产业为主的新村发展模式,不仅让村民们富起来,更要让他们整体迁移,享受到新农村的城市化居住环境。

  如今,新村里建起了花园、凉亭、戏院台和书屋、广场、文化墙,家美、村美、环境美的新面貌,让村民们得到实实在在的享受。“硬件环境建设得这么好,所以我们要更加爱护环境,注意卫生,不能给我们村抹黑。”留肖壮族新村村民李璇俺说道。

  在对青秀区、上林县、马山县的乡村走访中,记者见到的情况大致相同:很多村庄已成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环境干净整洁、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美好村庄。

  这一切和南宁市委、市政府的英明决策、周密部署是分不开的。自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加快旧村整治和新村建设。在旧村整治方面:重点抓好“空心村”整治整理、“破旧村”改造提升,完成横县、上林县、兴宁区等5个县区的10个乡镇、14个行政村、22个村屯的3025户房屋外立面改造。在新村建设方面:全面完成经开区吴圩镇茶柳坡示范点农村土地、房屋产权确权登记颁证、村民周转房搭建工作,并正式动工建设新村;完成良庆区那马镇“源泉乡村”养生小镇项目的建设规划并组织评审,基本完成土地收储任务落实项目用地;完成广西—东盟经开区东南亚风情旅游小镇项目的规划设计并开工建设;完成西乡塘区金陵新城的规划设计。

  目前,我市正以“清洁乡村”示范村(点)为中心,不断向周边村庄辐射、扩散。

  4 春节前再掀建设高潮

  美丽需要付出、投入。

  根据《关于印发〈关于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余远辉对马山县群众“清洁乡村”活动“四最”问题重要批示精神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南“美丽办”发〔2013〕72号)的部署安排,我市将在春节前开展一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切实解决“清洁乡村”活动开展过程中群众最“盼”、最“难”、最“怨”、最“忧”的突出问题,推进“清洁乡村”活动向纵深发展。

  这场大会战计划建设项目102个,总投资1802.73万元,建设通屯道路和巷内道路硬化98.51公里。根据要求,项目的开工建设要按照“一事一议”项目建设程序来实施,项目所在村屯为责任实施单位,各县区“美丽办”会同财政、发改等部门及乡镇政府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监督管理和竣工验收;各县区要按照计划要求认真落实项目县区配套资金,确保项目配套资金按时足额到位。

  记者了解到,大会战中的所有项目要在2014年1月30日(除夕)前完工,2月底前完成项目验收。届时,我市乡村的16783户67716人将告别“行路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