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建成文化活动室、篮球场和戏台,我们1700多名群众有了学习培训和文化活动场所。以后我们要努力把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成党员和村民学习中心、活动中心、文化娱乐中心、便民服务中心以及纠纷调解中心,使大家生活得更舒心、更幸福!”大化瑶族自治县共和乡皂江村党支部书记马启规说。
皂江村新景象折射出河池市开展“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工程”给当地带来的喜人变化。近年来,该市通过开展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使村级组织办公、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服务群众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群众对村干部工作的满意度在不断提升,极大地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 小建设发挥大效益
河池市辖1639个行政村(社区),农村党员72517名。2011年初,该市调查发现,81%的村无规范化的村级活动室,绝大部分的村办公条件非常简陋。村干部无法正常值班,党员群众无活动场所,群众办事不方便,导致村党支部战斗力削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干群关系。
为彻底改变村级组织的落后面貌,该市决定从2012年起,用5年时间使全市所有村级组织建设达到“五规范一优化”目标(即规范组织设置、规范队伍建设、规范阵地建设、规范工作制度、规范保障机制、优化发展思路),要求活动场所实现“十个有”任务(即每个村要有一个9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办公室、一个会议室和党员活动室、一个图书室、一个卫生室、一个应急装备间、一个远程教育终端、一个党务村务公开栏、一个文艺舞台、一个篮球场、一个升旗台)。
截至目前,该市通过村级规范化建设验收394个,建成规范化村级活动室410个、文化舞台350个、篮球场356个,组建村级文艺队238个、篮球队320个。2012年,全市完成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5.8万多人次,组织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培训8.6万人,村级活动场所展现出基层党建的巨大活力。
大化龙湾乡中旧村板旧屯有330户1235名群众。通过实施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该屯拥有了党员教育活动室、图书室、运动场等,群众自发组织成立了文艺队、篮球队,购买了两万多元的乐器和演出服装。“我们村利用活动场所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农业种养技术培训16次,大家受益匪浅。”村民韦荣玲自豪地说,“而且在这么漂亮的地方唱歌、跳舞、看书,生活和城里人差不多了。”
2 小服务带来大满意
“我们开展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的目标,就是要提高服务群众质量,让群众满意!”河池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说,综合考虑全市各村情况,首先在各乡镇选取一批基础好、实力强的村创建试点,然后通过整合各部门资源,集中各方力量,每年转化一批后进村,规范一批中间村,提高一批先进村。
在规范化管理中,该市积极推行村干部“两轮两联”服务群众制度和农事村办、农事代办制度,保证上传下达畅通,方便群众上门办事。同时,建立村级干部激励机制,采取设岗定责办法,建立职责与报酬挂钩机制,规范集体经济收支制度,多渠道解决村级干部待遇问题。
“村级组织硬件搞好了,下一步关键是要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天峨县六排镇都隆村党支部书记韦冬梅说。在自治区住建厅的帮助下,都隆村建起了标准的村级办公室、活动室、图书室等,还硬化了屯级道路,对群众房屋进行了统一立面装修。村党支部还发动群众大力种植百香果、核桃,发展土鸡规模养殖等,并引进外资合作开发石英矿,村级集体经济每年收入40多万元,大大提升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群众真正感受到了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带来的大变化,满意度也大幅度提升。
3 小项目带动大发展
在加强村级阵地建设的过程中,该市还整合优势资源和各种力量,大力扶持小型发展项目全面开花,取得显著成效。
大化岩滩镇常吉村在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中,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先后成立了网箱养鱼、传统产业、奇石产业、矿产冶炼等4个产业党支部,将同一个产业范围内的党员组织在一起,通过产业大户、致富能手的示范带动,积极引导发展特色产业,极大地带动了产业发展,2012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4299元。
环江则把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同实施“百强党员能人带动”产业党建工程、屯级党群联席理事会建设结合起来,使该县“五香”(香米、香猪、香鸭、香牛、香菇)民族特色品牌初步形成规模,产值7亿多元,带动3500名农民脱贫致富。该县大才乡新坡村农民党员岑水岸投资40万元建立小蚕共育基地,年均育小蚕1.5万张,年纯收入达10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党员致富能人。通过他的带动,周边群众种植桑园3000多亩,产值3000多万元。
4 小载体产生大效应
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工程实施后,如何选择科学有效的载体实现服务群众效益最大化?宜州市的做法是构建”四个载体“,切实发挥好村级活动场所的作用使其产生了一系列良好效应。
创办农民培训大课堂。在村级活动场所定期召开党员会议、村民代表议事会和村民大会,召集广大党员群众到村级活动场所来学习,有计划地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创业技能的培训,并借助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这个载体,引导农民群众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提升创业能力。
搭建联系群众新平台。在村级活动场所设立党务、村务公开栏,不仅公开村级财务使用情况,还把村干部的值班、近期重大活动、党组织发展党员、低保户、危房改造补助等情况予以公示,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积极组织广大党员群众参与到发展规划、财务收支、公益事业、项目建设等重大事项的决策,提高村民自治水平,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激发群众参与民主管理、关心村务大事的积极性。
构建化解民事纠纷新机制。在村级活动场所建立民事纠纷调解室,建立“一村一警”、警民共建制度以及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立村干部“日轮值、月轮访”民情调查机制和屯级党群联席理事会,确保农村和谐稳定。
开辟文化娱乐大舞台。村级活动场所配套“农家书屋”、健身器材,组建文艺队、篮球队,开通远程教育网络,搭建“百姓大舞台”,用文化引领百姓生活、凝聚人心,不断提升了群众的整体素质,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