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荸荠新品种通过鉴定 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记者近日从广西农科院了解到,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主持的“桂蹄2号荸荠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技术应用”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日前经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组织鉴定:项目技术居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荸荠俗称马蹄,可鲜食,亦可加工,营养丰富,是广西名特优农产品和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之一,被列为我国农业重点发展的特色农产品。目前,广西是我国荸荠第一大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国种植面积的50%以上。但受荸荠品种单一、种性退化、抗性及大果率低等因素的影响,产业化发展受较大限制。

  近年来,广西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针对以上问题因素,进行育种技术创新,通过茎尖组织培养,育成了鲜食加工兼用型荸荠品种—桂蹄2号。同时,项目率先研究应用荸荠组培苗两段育苗技术,并完善与之配套的高产标准化栽培技术,建立了世界领先年产1000万株荸荠组培苗快繁技术体系、种植技术示范推广体系和长效机制,确保良种良繁,实现组培苗当年种植当年商品化采收。

  项目运用“新品种新技术+公司+基地+农户”的荸荠组培苗推广新模式,与广西、广东、湖南及福建等地的种植基地建立以技术服务为基础的合作关系,培育了一批典型的规模化育苗、示范基地。同时,通过现场观摩会、专题演讲、发放资料等形式,培训技术人员及农户,对形成项目品牌效应及新品种推广起到了关健性作用。

  广西农科院专家介绍,该项目的育种及产业技术应用在国内外同类研究中属先例,居世界领先。该项目技术减少了荸荠病虫害的发生,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种植成本,提高了种苗质量、球茎产量和大果率。相比荸荠传统品种,桂蹄2号具备产量高、球茎大、品质好、耐储运等优点,营养丰富、肉嫩多汁、清甜脆口。

  据统计,2006~2012年,全国累计推广桂蹄2号荸荠组培苗1316万株,种植面积47.51万亩,占广西的1/2、全国的1/4以上,是目前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出口创汇最多的荸荠品种。据测算,2006~2012年,桂蹄2号累计种植总产量为122.17万吨,总产值30.39亿元,新增总产值6.98亿元,创造经济效益61.0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