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西用两年时间清洁乡村 建设“美丽广西”

  

  资料图:广西河池市东兰县武篆镇江平田园美景。

 

 

 

 

  中新广西网5月2日电 位于中国南疆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将用2年时间“清洁乡村”,使广西乡村环境卫生面貌有一个明显的改变,实现天长蓝、树长绿、水长清、地长净,建设一个城乡环境优美的“美丽广西”。

 

  5月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电视电话会议,并由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广西电视台进行直播。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讲话,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陈武作工作部署。广西各主要官员出席会议。

 

  彭清华强调,清洁乡村关系到广西全区5000多万壮乡各族儿女的生存发展环境、关系到广西对外开放形象、关系到人民群众文明素养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需要全区动员、全民参与、全社会共同行动,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让广西以更加洁净、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自信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彭清华指出,多年来,由于全区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广西环境面貌已有明显改善,但整体来看还不平衡,尤其是小乡镇、农村、城乡结合部、露天农贸市场等区域的环境亟待改善,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家园、水源、田园还不同程度地日益受到污染和侵蚀。这种情况不改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无从谈起,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也就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为此,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从2013年起,用将近两年时间在全区广泛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通过两年的集中整治,使广西乡村环境卫生面貌有一个明显的改变,再经过五年多持续不懈努力,使广西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同时,乡村环境面貌有一个根本的改变。

  彭清华强调,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要求,以“美丽广西”为主题,以“清洁乡村”为切入点,把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在广西具体化。要把开展这项活动作为广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把开展这项活动作为改进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把开展这项活动作为检验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战斗力、动员力、执行力的一个重要标尺。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周密部署这一活动,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实现机制化、常态化;希望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关心、全力支持和参与这一活动,为改变家乡面貌多做一些事、多出一份力;各有关方面要加强监督,为这一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氛围,把群众对生活环境的满意度和对干部作风的满意度作为评判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

 

  彭清华说,广西的好山好水和优美风光是大自然的恩赐,广西深厚绵延的历史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是老祖宗的遗产,我们要倍加珍惜、小心呵护。让我们万众一心、共同努力,以对建设美丽广西的崇高责任和对家乡的深情挚爱,用自己的双手去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

  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陈武对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推进措施进行了全面部署。他强调:

 

  一是坚持领导亲自抓、分级负责,人人参与,选派干部组成工作组下乡,进村入户,与农民群众一起商量,紧紧依靠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带领群众开展“清洁乡村”活动。

 

  二是广大农民群众要积极主动参与,发挥主力军作用,自觉打扫自家屋内屋外、门前庭后,自觉清理自家田园道路,自觉形成科学卫生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觉改善生活生产条件,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三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形成工作合力,各级财政资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要优先用于积极性高、工作效果好的村屯。

 

  四是加强指导,统筹推进,对做得好的村屯,在电视报纸上进行通报表扬,对做得不好、村容村貌没有变化的村屯,在电视报纸上进行通报批评。

 

  五是建立长效机制,把干净清洁卫生的农村环境长期保持下去。

  据悉,之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曾经在全国率先开展过“城乡清洁工程”,广西不少城市和乡村环境有较大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