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5月,来宾市14个自治区级示范村和19个市级试点村共投入3400万元;沼气池入户率达76%;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2850元增加到2008年的4117元,比非试点屯高出350元。
抓产业规划——增强经济活力
农民要增收,就得产业撑。来宾市根据各试点村的区位优势,进行认真规划,大力发展糖料蔗、优质稻、桑蚕、水果、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使每个试点村都能准确地确立主导产业,为农民开拓稳定而持续发展的赚钱路子。
象州县发展了近50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进一步壮大太粮米业集团,企业、粮食部门与农户签订优质种植合同达70%以上,收购价高出国家最低保护价的30%以上,成为“桂中粮仓”、“广西优质米之乡”,2008年该县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武宣县三里镇灵湖村依托灵湖历史悠久、风光秀丽、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开发休闲观光旅游产业,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856元,村内果树掩映楼房,农家庭院鸟语花香,村容整洁、环境幽雅,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主导产业要壮大,得靠龙头带。目前,来宾市有4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34家市级龙头企业。在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市畜牧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生猪饲养量达223.8万头,水产养殖面积达12万亩。武宣县二塘镇樟村在龙头企业玉京奶水牛公司的带动下,由原来3户农户养殖奶水牛发展到现在的7个奶水牛规模养殖小区,种草2500亩,建舍86套,存栏奶水牛280头、本地品改牛1000头的规模。
抓基础建设规划——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来宾市在实施好自治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屯的同时,还确定了19个市级试点村,21个县级示范村,通过大抓试点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打造新农村建设样板,带动和影响了面上新农村建设。
2009年初,来宾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在全市实施新农村建设“三个一”工程(100个村硬化、10000户农民新房建设及主要公路沿线100个村屯规划编制工作),作为拉动内需、促进发展的民心工程。“三个一”工程使村庄建设有了统一的规划,农民建房成本降低,村容村貌和谐,有序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发展。
通过开展新农村的建设,凤凰镇长福村打造成了生态、休闲、观光型的新村,2公里进村水泥路和1公里新村路水泥硬化、400米艺术围栏造型工程已经竣工使用;公厕、垃圾池建设使全村的生活垃圾实现集中处理,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改善。下料村不仅稻谷金黄、甘蔗飘香,超市、幼儿园、卫生所等在城镇里才能见到的公共设施,这里也是一应俱全。2006年10月29日,温家宝总理到下料村考察时,村里的山歌王满怀激情地唱道:“总理来到我村庄,‘三农’政策放光芒;指导农民走富路,家家户户奔小康……”
从规划中抓机遇——共同富裕奔小康
来宾市在新农村的建设中,鼓励个人开发荒山野林,通过优惠扶持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促使“有眼光有胆识想致富”的农民纷纷上山“挖宝”。
兴宾区城厢村农民张群直抓住了这个机遇,携带妻子来到离村5公里外偏僻荒凉的黄蜂岭上开荒辟地,上山挖“金”,把50多亩的山林地承包下来,并种上果树,筑起了一座“绿色银行”。如今,他由刚开始的单一种果发展到现在种果、养猪、养鸡和养鱼、开办农家乐等多种综合经营,成为多产业“联军司令”,年收入达10万元。不仅在当地建起楼房,还在城里买了房子,成为农村致富的“领头雁”。
新型农民在“自富”的同时还不忘“共富”。象州县象州镇石里村民委石贵村的陈义,凭借自身懂技术的优势,在自家创办“农家课堂”,举办水果栽培技术、良种母猪及腐竹加工技术培训班,打造出了“石贵牌”系列绿色生态水果品牌。2008年仅水果一项就实现人均增收近1000元,人均纯收入4422元。陈义还策划引进象州县“阳光”旅行社,大力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游和农家乐,吸引了大批旅客到温泉度假旅游,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血液。说起成功经验,陈义却感慨地说:“其实单凭我个人那里做得那么多,什么事大家一起商量,把大伙的智力、力气往一处使,没有做不成的事。”
来宾人辛勤的劳作,先富群带动后富群,使得来宾市一年四季到处呈现的是丰收的海洋,农民的笑声,一座座楼房在村屯中耸立,楼房与树木相映,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记者 袁琳 实习生 陈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