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塘区创新建设载体 新农村建设迈大步

  走进贵港市覃塘区三里镇水仙村铁炉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统一装修外墙的一幢幢排列有序的楼房,全屯绿树成荫,环村水泥路直通各家各户。屯里不仅修建了村文化活动室,村道上种植风景树,还修建了假山、凉亭等休闲场所,给人感觉就是城里的一个小公园。正在村凉亭上带孙子玩耍的闭大伯自豪地告诉笔者:“看到了吧,这里的环境一点不比城里差!”这是覃塘区新农村建设迈大步的生动缩影。

  政府大力扶持。该区石卡镇翰芦至都蕴村长5.3公里的黄泥路长久失修、损坏严重,给村民的出行和运输甘蔗等农副产品带来极大的影响。要硬化这条道路至少要200万元,这对于人均收入仅有2000多元钱的村民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村民们几次想硬化该村道,最终因资金缺口太大而无法动工。去年3月份,该区积极争取上级项目与资金,共投入专项资金165万元,群众自筹部分,硬化了该条道路,解决了群众的难题。去年,该区共投入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8600万元,用于农村道路、饮水、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突出解决了新农村建设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该区黄练镇平寨村村委杨主任介绍道:“政府对村道硬化、人畜饮水工程的‘大手笔’投入,既解决了村民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又提高了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信心,真正让群众得到了实惠。为此村民们都把这些路亲切地称为‘党恩路’”。据了解,该村村道硬化、人畜饮水、村文体设施建设总投资近200万元,其中政府扶持达120万元。

  创新建设载体。该区石卡镇鹤心村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仅用3天时间就立项了3个新农村建设项目,计划硬化村主干道4.5公里,修建人畜饮水工程3处及沼气池120个,总投资达300万元。面对缺口资金80万元,在理事会的带动下,该村群众仅用不到20天时间就筹集到资金23万元。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村民们无偿出让被占用的土地、宅基地等共18亩,捐水泥、沙石600多立方,同时还义务投工投劳1万个工日,共节省建设资金50万元。“关键是创新了建设载体,发挥了群众在建设新农村过程的主力军作用。”该镇党委书记韦建靖如是说。该区大岭乡古平村村民麦子林等3000多名村民已连续5年把每年每户200元钱的集资款交到村新农村建设理事会负责人的手上。2005年,该村村民自发成立了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由村民选举办事公道、正派的党员、人大代表等组成理事会成员。理事会把新农村建设内容列入村规民约中,尤其是在资金的筹集上规定每户每年的金额,确保每年都有新投入,使村容村貌年年都有新变化。现在的古平村基本实现家家用上自来水,水泥路通到家门口,全屯沼气入户率达100%,并带动群众改厨、改厕700多间。同时还投资6万元,修建了村篮球场,绿化、亮化了村道,昔日的蚊蝇到处飞,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现象已不见踪影。据不完全统计,去年该区群众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16335万元,义务投工超80万个工日,使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