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党员一颗星,一个支部一盏灯。”接受记者采访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韦胜红如是说。
环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全县开展了县、乡镇、村党组织建设活动,2007年以来,县委联系帮扶100多个党员科技示范基地,县委常委联系指导10多个党员科技示范户,每个乡镇党委也联系帮扶100个党员科技示范基地,每个党委成员至少也联系帮扶3户党员科技示范户,党支部委员都要联系一个致富户,扶持一个贫困户;以示范户促基地,以基地带农户,实行亮点辐射,从亮一点到亮一片,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千家万户与大市场连接的“桥梁”,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搞激活 鲜活党员教育新理念
“党教说教,党课睡觉;活动不去,开会不到;看到支书,才想起党费没交。”这是环江县委、组织部门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对农村党员现状调查中听到的一段顺口溜。但县委书记韦胜红却认为,这虽然只反映了部分农村党员的思想现状,但同时也反映了对农村普通党员进行先性教育的必要性。
组织部门在调查中还碰到这样一件事:新任大才乡同进村党支部书记韦文好说,过去同进村党员的先进意识、党性观念淡薄,他上任后召开全体党员、干部大会,却出现了会议室外挤满了人听他讲话;因为他首先讲种桑养蚕增收快的好处和技术,不仅党员、干部听得入神,非党农户也闻讯赶来听他讲。他同时把党性教育贯穿其中,激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学习兴趣和发展信心,农民不断向党组织靠拢,2007年全村共有11名农民加入了党组织,他们都是生产中的排头兵,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就有9户;今年全村种桑2300多亩,给农民增加收入400万元。
在农村党员思想教育工作中,县委注意抓住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新人这个根本,着眼于提高广大党员的素质;围绕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全县以村党校、文化技术学校为阵地,向广大党员、干部传输党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采取集中教育、巡回宣讲、典型示范、支部活动和现代电教培训等形式,今年举办政治理论、技术素质、职业技能、创业技能等培训班8期,培训党员、干部2400人次,其中有260多名农村党员获得“绿色证书”,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人。
抓中间 “五个好”党支部脱颖而出
几年以来,环江开展了5个典型示范村创建活动,县级领导包村抓点,部门帮扶,并派出110多名机关干部驻村指导工作,又在全县3个乡镇启动亮点工程,每个乡镇建设好一个党建经济全面发展的亮点村。
亮点工程之一思恩镇清谭村党支部,为让群众获取更多的科技和市场信息,村党支部组织成立了桑蚕协会,建立科技信息中心。他们投入7000多元购置电视机、影碟机、电脑等设备,利用农户围墙外侧和楼房外墙开辟了25块宣传长廊,定期刊登高效经济作物种植知识,专门修建12块农副产品价格信息栏,经常公布区内外主要城市蔬菜供应信息;良好的服务推动了全村经济快速发展,主要产业桑园扩大到了245公顷,全村人均纯收入高达2300元,村集体收入10000元,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定为全区“五村、两规范”建设示范村。通过典型引路,亮点辐射示范,目前典型示范村都已形成了规模产业,全县30%以上农户都有了自己的主导产业。
环江在“两委”换届选举中,从企业、党员个体户、种田能手选举出546人担任村党支部和村委工作。如今,全县148个村党支部有80%达到了“五个好”党支部。
谋发展 百花盛开春满园
环江县委把基层党支部班子看作是从温饱向小康跨越的“火车头”,提出对“火车头”进行“改型”、“换脑”——在领导方法上,由“经验型”改为“科学型”;在班子人选上,由“单一农业型”改为“多业并举型”;在选人渠道上,他们坚持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在最大范围内公开选拔能人,几年来,全县共选拔148名优秀人才充实村领导班子。
环江还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我带农民奔小康”、实施“五大行动”,即:实施科普、产业结构调整、法制教育、双强双倍、扶贫行动。通过教育培训的普通党员,在环江农村不仅促进了农民市场主体意识的增强、主体作用的发挥,还开始成为影响和带动群众致富的主导力量。一个党员一面旗帜,通过广大普通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党的政治优势很快转变为发展经济的优势,共产党的先锋作用把许多在市场经济中一筹莫展的群众领进了市场。
晒谷岭瑶族移民新村的204户瑶胞,是从人均耕地0.2亩以下、家产不足300元的都安隆福乡大石山区搬迁到环江的。初来乍到,党支部一班人带领近1000瑶胞苦干巧干,建成永久性住房204套、沼气池245座、公路7公里、水池4个、地头水柜15个,开垦荒坡2500亩,坡改梯田2000亩,地改田480多亩。从山里来的瑶胞不掌握种养技术,党支部就在瑶胞中举办种养培训班,手把手地教他们养猪、种水果、甜竹、水稻、玉米等。2008年5月,村里的300亩“特早桃”丰收上市,户均收入3000元。如今,大多农户添置了电视机、电冰箱、摩托车等家具,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超过1500元,是过去的5倍。
“我为党旗增辉,我为党旗添光彩!”环江1万多名党员同喊这一口号。随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影响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普通党员变成了致富党员,变成了“双强”党员,变成了村组干部。2008年以来,全县已有148名“双强”党员因带富能力强,受到群众拥护,被推选为村干部;全县1万多党员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