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兰县采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现一件“怪事”———试点村的新房不多!已是样板的三石镇巴王屯,97户有34户住在平顶房里;隘洞镇平坎屯,61户只有4家盖了新房,且近期内也没有新建的计划。
不建新房子,怎么建设新农村?东兰县委书记杨斌一语释疑:“我们不盲目追求新房子,我们要的是新产业、新风尚、新农民。只要农民腰包鼓了,思想观念转变了,新房子自然建起来。”
从“钦定”到“自主申报”
东兰的新农村建设开头并不顺利。2006年,县里第一次用红头文件确定了11个试点就遇到麻烦,不少“钦定试点”的群众不干,泗孟乡逢则屯群众反对尤为激烈。
看来,拍脑袋决定试点行不通。于是,该县调整试点的确定方式:让群众自主申报。而申报条件十分“苛刻”——想成试点,就得先选举成立理事会,要80%以上的户主签名,要承诺自己投入60%以上的资金;如果建设中积极性不高,没有履行承诺的,取消资格;第一次评不上的,如果改好了,来年再做。逢则屯不想做,那就先放下,而临近的坡锐屯热情高,自己成立了理事会,一再申请,那就先上。最终决定,第一批试点实施4个。
东兰县委组织部长、新农办主任曾朝伦把这种管理模式称为“群众自主申报,实行动态管理”。他认为,红头文件定点,群众很容易有“等、靠、要”的思想。定死一个点,如果群众积极性不高,我们就坐上老虎背了——不坐(做)也得坐(做)。
兰木乡切罡屯理事成员黄建尤说:“我们自己要求做的,有什么事尽量自己解决,不能什么事都麻烦政府。”截至今年7月底,该县用于新农村试点建设的政府补助和部门专项资金仅183万元,仅占群众自筹2242万元的1/12,就是说,政府投入1元钱,就撬动群众投入12元。
“产业先行”促增收
泗孟乡坡锐屯黄浩亮家的4亩红粳米大获丰收,估计能收1000公斤。老板上门收购,每公斤能卖到7.6元。坡锐有种红粳米的传统,供逢年过节用。2007年,该屯被确定为试点后,红粳米被列为重点发展产业,仅两年时间,该屯红粳米种植面积就发展到100多亩,成了支柱产业。这样的产业调整成果,在东兰每个试点都能看到。
没有产业,新农村就是“乌托邦”。该县按照“一村一品”或“一村几品”的发展思路,围绕板栗、桑蚕、林木、劳务等优势产业做文章,全县19个试点共种植板栗1440亩、桑园1200亩、林木1072亩、优质稻500亩、养鱼110亩,1600多人外出务工,逐步形成了以粮食为基础,桑蚕、板栗、水产养殖、劳务输出为支柱产业,以畜牧养殖及多种经济作物为补充的农业产业协调发展格局。
平坎屯原来是有名的贫困村,2006年全村用所有的耕地种桑苗养蚕,当年人均收入就超过1700元,一年就摘掉穷根。今年上半年,试点村农民人均实现现金收入1837元,比非试点村多500元。
“村容整洁”巧突破
曾朝伦说,试点,就得有示范作用。产业发展,短期难见端倪;整齐划一的新房,又没建,拿什么直观的东西来给非试点的群众看,让他们感受到新农村的好处呢?经过调研,该县决定,结合“城乡清洁工程”,以“村容整洁”为突破口,实施“三清六改二建”的建设模式,即由政府补助水泥等物资,群众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路、改水、改线、改厨、改栏、改环境;建宣传栏、建公共活动场所。不下硬性指标,不搞人为指定,由群众自己拿主意,但实施效果与新农村试点资格动态管理挂钩。“做自家的橱柜、拉自家的电线还能得补助!”群众乐了!这一乐,什么事都好办了。2007年6月以来,19个试点就硬化屯内道路18公里,改水1.63万米,改线7.42万米,改厨、改厕、改栏800多户,建成一批垃圾池、宣传栏和公共活动场所。
看了试点屯的变化,原来不愿试点的逢则屯群众坐不住了,赶忙申报。县新农办却“抬杠”不批,理由是群众积极性不够高。群众慌了,一面让老干部去找领导“走后门”,一面备好沙石料以示诚意。今年4月,逢则列入了县里的第三批试点。
曾朝伦说:“这个突破口我们选对了,既符合群众切身利益,投入也不多,又能让群众看到明显的变化。”
在这些看得见的变化带动下,该县大批村屯申报加入新农村试点建设行列。经反复考察,2007年批了6个点,2008年又增加9个点,全县试点多达19个。
科学政绩观的具体实施
县长黄光华说,搞新农村建设,东兰不会像一些地方那样搞政府大投入,这种做法在贫困地区难以推广。
县委书记杨斌说:“新农村建设是长期工作,不能求一地一处的形象工程。我们一直以科学的政绩观来推动,为农村做些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新农村建设马上要在面上铺开,如果不能取得面上推广的经验,试点建设就不成功。”
作为国定贫困县,东兰一年安排的新农村专项资金仅有30万元。但东兰却通过摸索,确立了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的资金注入模式,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路子。这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和科学的政绩观。
群众主导,政府并没有撒手不管,而是集中力量,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工作。县新农办抽调了建设局等部门技术人员,免费为每个试点提供三套规划图,供群众选择,为每个试点节省了3万元的规划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