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贺州城区往钟山县花山瑶族乡宝鹿村,要两个小时车程,途经澄碧的水库,湖光水色。以往,因路不好走,美丽的宝鹿村被“锁”成了偏远贫困村。
脱贫攻坚战开展以来,基础设施建设的日渐强化,给宝鹿村解了“锁”。然而,“这些年来,投入乡村的项目不少,但群众参与的热情还是不够,问题究竟出自哪里?”看着眼前焕然一新的宝鹿村,村支书覃洪德心里颇有感触:“我认为那是村委、村干部带动能力不足引起的。”
据驻村工作队分队长王泽介绍,贺州市委组织部挂点帮扶宝鹿村后,首先努力提升村委村干的带动能力,让党支部强起来,将“三会一课”与村内议事决策结合,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组织党员外出学习,增强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如今村里发展什么产业,上什么建设项目,都先经过自然村‘一组两会’协商,再由村委开大会来决策决议,让广大村民充分参与其中,这样大家才能拧成一股绳。” 该村“第一书记”朱申福告诉记者,每次的支部大会,一些老党员找人搀扶也要到场,全村上下空前团结。
这两年,宝鹿村共筹集资金1000多万元开展生态乡村建设,村民们不仅投工投劳,还把自家的土地无偿地让出来,建设了篮球场、休闲广场,水泥路直通家门口,还架上了太阳能路灯……
村子美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都有了改善。
贫困户莫恩成刚搬进新居不久,外墙还没有涂装,屋前堆着不少建筑材料。这是两栋连排的二层建筑,莫恩成的两个儿子每人一栋。“这得益于贫困户危旧房改造政策,从2018年开始,利用政府补贴加上养蜂赚的钱,又加建了第二层。”莫恩成说。
莫恩成一家有30多箱蜜蜂,在村里的养蜂合作社,像他这样的贫困户共有20多户,他们养出的蜂蜜使用统一的品牌,由合作社统一销售,夏蜜每公斤100元,冬蜜价格往往要翻倍。仅靠养蜂,莫家每年就有近3万元收入。
除了养蜂,宝鹿村还积极发展中药材、苦竹、生姜、红薯及黑木耳种植。今年,朱申福和村干部整合村民土地10亩,带头种植野葡萄,村集体经济收入也从以前的每年1万元增长到现在的每年近10万元。
宝鹿村的改变是贺州市基层党建“提质聚力”的一个例证。今年,贺州市还把改善农村党组织“三会一课”列入工作重点,制定出台一系列制度文件,创新做实“学、议、讲、做”四个关键环节,把“三会一课”打造成为农村党员“补钙壮骨”的补给站、上传下达的传感器、集聚民意的议事台、担当作为的主引擎。
记者在宝鹿村看到,通往对岸的桥已经修了一半。据村民介绍,今年他们要完成建设,修通之后,将打通各村民小组连接村部的“梗阻”,乡村交通阻塞的“最后一公里”也解决了。
“基础打好了,我们对产业也有了长远的规划,围绕养蜂布局‘短中长’产业布局,依靠绿水青山的生态资源,让村民的生活越过越红火。”朱申福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