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宁市竹排江流域治理显效 东岸最大排污口“闭嘴”
治理后的民歌湖P2排污口水体有了一定的透明度,含氧量大幅提升。记者 潘浩 摄
整治前的民歌湖P2排口水体泛黑。记者 韩沛 摄
民歌湖水质含氧量比去年10月明显上升,可以满足一般性鱼类和植物的舒适生长。水体也由以前的泛黑不透明,变成现在有一定的透明度。昨日,记者从南宁市海绵水城办(以下简称海水办)获悉,竹排江流域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竹排江的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治疗”显成效 最大溢流口已没有污水流出
昨日下午,在民歌湖靠近竹溪立交段,记者看到,一个巨大的排污口静静地躺在已经被抽干的河床底部,管道内并没有污水流出——这里曾经是竹排江东岸溢流量最大的民歌湖P2排口。
在整治之前,民歌湖P2排口每天排放的污水量可达到2.3万吨,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排造成了环境污染。为消除黑臭水体,南宁市开展了民族大道维修整治项目——道路维修改造工程(竹溪大道—枫林路段管网提升改造工程)。
据南宁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现场管理工程师罗锐介绍,经勘查设计,项目共涉及30条道路的雨污水错接改造和清淤,共有193处错接点需要进行整改,需新建污水管道6830米,管道清淤77000米。截至目前,已经基本完成雨污水错接点改造和清淤,新建污水管道已经全部完成并通水投入使用,污水已经引入埌东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民歌湖P2排水口晴天已经没有污水排出。
“对比去年10月的数据,民歌湖水质含氧量有了大幅提升,可以满足一般性鱼类和植物的舒适生长。”市海绵水城办副主任杨涟表示,以前民歌湖的水体泛黑不透明,现在有了一定的透明度。
“手术”治本根 国内专家及专业队伍联手实施
南宁市历来高度重视对竹排江的治理,2009年启动水城建设工作以来,对竹排江开展了多项综合整治工作。但由于竹排江流域流经人口聚集、经济高速发展的城区,覆盖面广,同时流域周边的老旧小区为雨污合流制,导致该片区流域雨污分流、排口截污整治难以一蹴而就。
国务院“水十条”发布后,南宁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放空民歌湖,降低竹排江水位,委托专业队伍对竹排江沿岸排口进行了溯源排查。
同时,南宁市邀请住建部领导及国内顶尖专家为竹排江治理会诊把脉,委托专业机构编制完成了《竹排江水质改善技术路线》,提出了在对竹排江上游那考河、沙江河采用PPP按效付费模式实施河道全流域治理,水质改善见成效的基础上,对竹排江(茅桥湖至邕江出水口段)整治以流域管网错接混接改造为核心、以污水厂网提质增效为目标,重点对茅桥湖、七一总渠、凤岭冲沟、民歌湖P2等主要汇水支流、排口实施整治,对沿江新发现的直排口进行截污,对旱天溢流口开展源头错接混接整治,对江水倒灌口、水下破损井壁、井盖等开展整治,对截污管结构性、功能性破损进行修复的总体思路。
“康复”可期待 两处大型排口溢流量已降至零
据杨涟介绍,对竹排江中、下游两岸32个直排口的治理主要采取在排口末端进行污水截流、对上游雨污管网错接混接分流改造及对渗漏管段进行修复处理等措施,所有直排口截污工作计划本月底全部完成,两岸15个溢流口的整治工作计划5月底全部完成,两岸约12公里截流管计划本月底完成全部清淤工作,6月底完成管道修复工作。此外,对七一总渠流域、凤岭冲沟流域、民族大道东段流域、竹排江两岸及南湖流域约491处管网错接混接现象的改造,目前已经完成387处。
据了解,为评估上述4项措施的效果,3月26日,南宁市分别对几个进入竹排江的大型排口进行水质水量检测,并与2017年9月底治理前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其中,七一总渠溢流量由7.5万吨/天降至零,凤岭冲沟流量由5.3万吨/天降至1.6万吨/天,民歌湖P2排口溢流量由2.3万吨/天降至零。
“待正在实施的直排口、溢流口、倒灌口治理及两岸截流管清淤及修复工作完成,势必将大幅降低合流制溢流污染频次,杜绝出现污水直排现象,大幅减轻对竹排江的水体污染,河道水质得到彻底改善。”杨涟说。(记者 韩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