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美丽广西”乡村建设从垃圾围村到绿水环抱

  农村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状况,正在成为过去。近年来,我区不断推进“美丽广西”乡村建设行动,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呈现青山环抱、绿水绕村的新面貌。

  过去几年来,“垃圾围村”成为“新的乡愁”虽然只是一句调侃,却也道出了农村地区陷入污染与被污染状况的切肤之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其中一项工作,就是破除“垃圾围村”困局。

  2016年6月,记者随广西环保世纪行采访团来到武宣县大禄村码头屯,对这个江边小村庄的第一印象,就是非常干净整洁、蚊蝇少。不过村里人说,以前这个村也是“脏乱差”,村中到处是垃圾。2015年,该村建立清洁乡村长效管理机制,收取每户每月一元的保洁费,又聘请专门的保洁员,采取“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模式处理农村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实现保洁工作常态化,因此告别了“垃圾围村”。

  “村收镇运县处理”和“村收镇运片区处理”“村屯就近就地处理”,是我区摸索出来的农村垃圾处理体系三个层面。在这种体系之下,各村依据实际情况,很好地实现了环境卫生好转。我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率从2012年的13%,提高到如今的9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0个百分点。而根据广西农村垃圾专项治理两年攻坚行动计划,全区通过两年攻坚,到2017年年底将基本实现100%的乡镇有垃圾转运或处理设施,90%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

  与垃圾问题同步解决的,还有农村的污水排放。今年7月,记者造访了上林县澄泰乡下江村石羊庄,该村新建的污水处理设施,将全村生活污水纳入处理,改变了过去污水横流的现象。村中道路底下埋着污水管,全村居民的所有生活污水都通过管道集纳到污水处理站。经过处理,排放的水可达一级B标,排入旁边的鱼塘。而早几年,这张鱼塘是没有活水来源的臭水塘。污水处理设施每月维护费用1000余元,全部由财政负担,村民不用花一分钱。目前,上林县50多个村级污水处理设施投入使用,全区领先。

  农村污水处理站从建设到维护,都是财政出钱,自治区在解决农村污水问题上决心之大可见一斑:从2015年4月开始,每月进行全区污水管网及镇级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进度排名,并将排名情况在《广西日报》上公布,对建设进度滞后的市县进行约谈。截至2015年12月底,138个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项目已竣工133个,新增设计处理能力约33万吨,完成配套污水管网约800公里,完成投资约28亿元。

  如果说垃圾、污水处理,是在给农村环境“疗伤”,那么开展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则是一项添美行动。我区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管理工作,同时环保部门也开展“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截至2016年8月中旬,已审查完成了南宁、柳州、北海、防城港、河池5市41县的1021个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