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富川瑶族自治县按照“抓点、带线、促面”的工作思路,不断推进重点条带、区块建设,通过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整体推进方式,实现了生态乡村的环境面貌、村屯增绿、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协调统一,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科学规划 扎实推进
按照自治区“三林两区一道双发展”的建设原则,富川坚持规划先行,围绕“二轴两带四区”建设,制定了《富川瑶族自治县“美丽富川·生态乡村”村屯绿化专项活动建设总体规划》。以洛湛铁路和203省道为驱动轴,积极构建现代特色产业示范带、传统文化生态旅游观光带和生态旅游观光区、田园风光休闲度假区、民俗传统文化展示区、现代特色种养区,共打造示范村屯绿化140个,一般村屯绿化550个,占下达计划任务的100%。
富川还通过建立一个农民休闲公园、建成一条环村绿道、建设一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打造一处水面景观、保持一个整洁环境、培育一批富民产业的“六个一”规划建设,打造了茅厂屋、大岭、下湾、秀水等36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和宜居宜游宜旅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乡村。
此外,富川还将村屯绿化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村屯绿化与文化融合同步,村屯绿化与产业发展同步。带动传统乡村向绿色生态乡村转变、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走出了一条贫困山区通过生态乡村建设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突出特色 频现精品
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富川将村屯绿化与精准扶贫、乡村旅游、产业开发相结合,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生态乡村产业发展格局。充分利用传统村落独有文化底蕴的同时,依托古道、古桥、古树等资源,打造了朝东镇岔山村、福溪村、葛坡镇深坡村等一批宜居宜游宜旅的古韵富川生态乡村旅游典范,实现年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富川以建设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神仙湖花海和国际慢城为契机,发展集观光、采摘、休闲为一体的农业综合产业,打造了以福利镇茅厂屋村、八百岭村、古城镇大岭村为代表的生态乡村示范片。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空闲地、自留地及村庄附近荒山荒地,实施“绿化果化花化美化大行动”,打造了城北镇朝阳村、莲山镇牛背岭村、富阳镇大深村和柳家乡下湾村等一批特色产业生态乡村。
富川还充分挖掘和弘扬以“后龙山文化”为代表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以创建朝东镇秀水生态林业核心示范区为契机,打造了朝东镇北面寨村、富阳镇白竹塘村、古城镇石脚村为代表的生态环境保护特色村屯,建立各具特色的生态绿色保护小区23个。
此外,富川还组织返乡青年、妇女、学生深入开展“情系家乡”“千校植万树”“大手拉小手”等活动共建生态家园,构建“青年林”“家庭林”“巾帼林”“爱心树”,多举措把“团结、创新、和乐、通达”的富川精神融入到生态乡村建设中。
注重管理 不断创新
通过制定资金配套奖惩管理办法,富川实行门前管护责任与上级优惠政策挂钩,县财政每年拿出专项资金1000万元设立乡村建设专项奖补基金,采取群众自筹、财政1:1奖补、挂点县直单位对口支援、社会捐助、以奖代补的办法,不断加大对村屯绿化活动后期抚育管护的投入。
富川还积极推行村屯绿化管护新模式,实行管理员报酬与管理成效、群众评议相挂钩。目前,全县示范村屯共聘请管护员140名,林业部门拿出28万元,按每人每年2000元的标准补贴;一般村屯共聘请管护员550名,县财政拿出66万元,按每人每年1200元标准补贴,以此调动绿化管护员的积极性。
此外,富川还将绿化管护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生态乡村评比和年终乡镇绩效考评范围,签订管理责任协议,形成长效机制,确保“种、管、护”三位一体,保证绿有质量,绿有效益。如今的富川,和谐民风与青山绿水相得益彰,整齐房屋与绿色村道完美融合,一幅幅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活幸福的乡村美景画卷在瑶乡大地已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