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南区:“生态乡村”活动打造秀美家园

  港南讯 日前,笔者走进港南区的村村屯屯,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幢幢别具一格的小洋楼错落有致,一条条宽阔整洁的水泥路环村而绕,一座座雄伟挺拔的水塔拔地而起,灯光球场、老人活动中心、小公园随处可见,屋前是花园、屋旁是果园的小庭院比比皆是,构成了一幅幅秀美的家园画卷。

  集中整治除“顽疾”

  过去,农村卫生长期处在无序管理状态,陈年垃圾臭气冲天,卫生死角随处可见,结成了“生态乡村”的“顽疾”。

  为彻底解决这一“顽疾”,该区定期组织公路沿线、圩容镇貌和村屯等专项整治活动,对各处卫生死角的垃圾进行全面清理。去年,该区“三清”工作共投入资金1035.7万元,清理卫生死角6万多处,清运垃圾4.79万吨。

  针对被媒体曝光、被通报或被群众投诉的问题,该区责成相关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去年,该区整改完成各项被曝光、通报、投诉的问题共182起,没有出现反弹。

  针对推诿、扯皮的问题,该区不敷衍、不回避。分管领导多次召集辖区各乡镇(街道)和区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集中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城区木松岭市场周边垃圾的清运及保洁,涉及到市、区两级多个管理部门。问题集中查摆明确后,该区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将这一责任区统一划归江南街道管理,大大方便开展“生态乡村”活动。

  整合力量求突破

  该区将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美丽港南·生态乡村”活动工作队员和定点扶贫工作队员等4支力量,统一整合为“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到各村屯有针对性地指导开展“生态乡村”活动,使各项工作尽快得到落实。

  针对“生态乡村”活动经费较为紧张的问题,工作队员广泛联系、组织辖区的经济能人和企业老板,捐款捐物献爱心,并通过“一组两会”组织村民缴纳保洁费。去年,该区捐款捐物或以工代资近100万元,收取保洁费671.5万元,确保了各村屯保洁员工资按时发放,保洁工作正常运作。

  针对“生态乡村”活动基础设施得不到夯实的问题,该区通过自查、交叉互查、抽查等方式,反复跟踪落实情况。面对全区需要进行污染治理的35个规模养殖场,该区环保联合执法工作队员指导并监督这些规模养殖场建设排污设施,使其达到排污标准。

  针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问题,工作队员指导建立了6个“清洁田园”示范片,大力推广生态循环农业、绿色植保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技术,示范片的清洁生产技术推广面达100%。

  针对群众夜间出行难、缺乏安全感的问题,工作队员建议大力推进乡镇太阳能道路亮化工程,在湛江镇等7个乡镇23个村屯共安装太阳能路灯593盏。其中,木格镇累计投资161万元,在

  桥圩至木格7公里长公路旁安装197盏太阳能路灯,在全市乡镇率先实施公路太阳能路灯“亮化”工程。

  长效制度保成果

  为不断巩固“生态乡村”活动成效,该区制订《港南区城区“门前三包”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工作方案,确保活动有了规范指导和约束力。

  通过建立区、乡镇、村屯、队组专业或兼职保洁队伍,以村委为单位全覆盖实行垃圾清运市场化运作,建立并落实“户清扫、屯收集、区乡(镇)转运、市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运行机制。落实驻地单位、摊点、铺面“门前三包”责任制。合理划分单位的保洁责任区,实行全民保洁。

  完善村屯“村规民约”及“一组两会”制度。全区成立了村民理事会1269个,制订村规民约1269个,聘请保洁员1359名,覆盖1269个自然屯,覆盖率达100%。

  通过督查问责保持对“生态乡村”活动的良好态势。该区依据制定的条例制度,加强督查,发现一起,处理一起,通报一起。同时,充分利用《港南通讯》和《港南区“美丽港南·生态乡村”简报》,表彰各乡镇(街道)开展生态乡村活动的先进典型,弘扬“生态乡村”活动正能量;对活动中工作不力、推诿、扯皮的责任人,严格实行问责制度。去年,该区表彰“生态乡村”活动先进典型11个,问责2人次,有力推动“生态乡村”活动纵深拓展。

  (凉雨 樊盼盼 吴纪序 谭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