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兰打造青山绿水助经济发展促贫困百姓脱贫增收

厚植林业优势 推进精准脱贫

  东兰县,一座享誉区内外的革命红城。

  然而,由于全县石山多,耕地少,加上恶劣的自然环境,大山里的东兰人无序开垦及乱砍滥伐,植被破坏严重,曾一度面临严重的石漠化困扰,与此同时,一些人陷入了“越穷越砍、越砍越穷”怪圈。

  16年前,退耕还林工程之风,掀开了东兰人民把斧头伐木换成锄头植树的序幕,一棵棵板栗、杉木、李果和八角、核桃等经济林木成排连片根植在东兰大地上。十年树木,层林尽染。如今,大自然“还”了一个新东兰,置身群山之间,但见满目葱茏,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繁花绿叶中,一栋栋新楼房如雨后春笋冒出……

  面对着国家“十三五”期间实施的精准脱贫攻坚战,东兰人再一次作出选择,立足于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化,用绿色资源换取金山银山,让群众把“因山生穷”变成“靠山吃山”。

  创新生态脱贫融合新模式

  仲春的东兰已经处处绿意盎然。

  3月23日上午,笔者在大同乡采访一个致富能人——信河村支书卢荣桥。“卢老党已经在山上种树了。”听到村民们说后,我们赶上山,爬了半个小时,终于来到卢荣桥的油茶基地。“我今年已经种植了1500亩,做好示范带头作用,目前已有40余户贫困户跟着种植山茶油苗、杉木等经济树种至少200亩。”卢荣桥说。

  信河村是东兰贫困人口最多的行政村,也是东兰环境最复杂的贫困村,集库区、山区和边区一体,尚有贫困户222户862人,其中,2016年预脱贫214户837人。面对这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卢荣桥和开展精准脱贫工作的驻村干部一起,与贫困户多次交心座谈,制定了“山上土坡搞林业,兼林下种养;石山种草,兼养牛羊等;库区在河汊网箱养鱼”的立体式脱贫方案。

  东兰在全县精准脱贫大会上提出“八个一批”脱贫机制,其中,“发展产业脱贫一批”和“生态补偿脱贫一批”被列为重中之重,在保护生态东兰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础上,号召贫困户通过发展林业产业化,种植山茶油、核桃、板栗、八角、脐橙、杉木等长期有收入的经济林木,计划植树造林、还草4.81万亩。同时,充分利用国家实施的生态补偿政策加大,对退耕还林农户的补贴,今年,东兰有14个贫困村将实施自治区级绿化示范村屯建设,重点抓好182.51万亩生态公益林和37万亩退耕还林的管护工作,落实生态公益林补偿金2555万元,退耕还林管护资金1635万元。

  “我们用好用活生态补偿、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融合脱贫攻坚工作新态势,形成创新生态扶贫模式的一种探索。通过激发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热情,立足生态优势,激活发展要素,推动脱贫致富。”县扶贫攻坚办负责人说。

  找准林业产业扶贫新方式

  岩滩水电站库区贫困户韦卜硬因家里地少,为了改变贫困面貌,决定于2015年开始养殖东兰乌鸡,但苦于没有资本,隘洞镇板栗坡林下三乌鸡养殖合作社主动伸出了援手,给他2000羽鸡苗和养殖技术支持,待乌鸡出栏时全部回购,“扣掉本金后,我一年净赚2万元。”

  从该合作社得到这样的“好处”不只韦卜硬一家。2015年,全县共有各类林业专业合作社、公司20家,发展林下经济面积达87.3万亩,实现产值3.65亿元,惠及林农2.77万户13.01万人,林农人均纯收入790元,人均增收103元。

  2016年,东兰在促进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时,加大了产业开发力度,将农村产业放到了转型升级的高度。“大同乡贫困地区大部分都是山区、库区,我们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指导,今年脱贫帮扶中,比如林果开发,帮扶就不是简单地去种、去卖,而是用产业化的理念,用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信息化的手段去拉动产业发展。”该乡副乡长彭芳方如是说。

  贫困户有自身的短板,“靠山吃山”发展林业扶贫需有牵引,为此,该县加快培育林下养殖、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新型林业经营方式,鼓励引导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该县对在贫困村发展一定规模基地和带动一定数量贫困户的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在资金扶持、基地建设、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如今,不少贫困户一边种植能长期致富的林果,一边与致富能人合作发展短期经济,更有一些新型林业经营者采取保底收购、利润返还、股份分红等形式促进了贫困户增收。

  生态搬迁成为脱贫新途径

  群山连绵,容易遭受地质灾害的村子要搬迁;山高谷深,饮水困难的村民也要搬迁;石漠化严重的村屯更要搬迁。可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迁出的土地全让政府掏钱,政府也掏不起。由村入镇,生活品质是提高了,就业怎么办?

  泗孟乡就遇到这样的困惑,但是面对弄平村、弄目村等贫困人口分散在各个垌场深处的现实问题。该县实施生态移民异地安置工程,旨在解决难以通路、供水等难题村屯的群众出路问题。2015年初,该乡实施整乡推进工程,在乡第二开发区集中安置生态移民116户。2016年春节前夕,市委书记何辛幸来到移民安置工程庭友点与群众座谈、吃年夜饭,要求政府进一步落实搬迁户就业、生活问题,并鼓励安置群众奋发图强,敢于打拼致富。

  2016年,该县将向阳新城筹建移民创业城、隘洞镇桂西北板栗交易市场筹建移民创业中心、东兰生态食品加工园筹建移民创业园,同时,在14个乡镇筹建生态移民、贫困户搬迁工程,计划总投资3.06亿元,为1565户7060人开展扶贫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要求各乡镇各部门积极让异地安置的贫困户搬得进、住得下、能致富。

  县委书记黄贤昌表示:“既要生态美,也要百姓富,更要谋发展。回望东兰走过的生态建设之路,印证着这样的一个道理——自觉守住生态保护和人民脱贫底线两条底线,青山绿水一定能带来人民致富和全县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