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胜泗水乡:“四轮驱动”推进生态乡村建设

  近年来,龙胜泗水乡党委、政府围绕科学发展观,依托良好的资源及区位优势,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基堡垒,通过重抓旅游扶贫,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以创建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为契机,在生态旅游线上问生态要效益,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生态经济建设,有效提高群众经济收入和幸福指数。

  龙胜泗水乡位于桂林市东北部,距桂林100公里,与国家AAAA级景区—龙胜温泉接壤,浔江、省道S301穿乡而过,是龙脊梯田到龙胜温泉百里生态旅游长廊贯穿最长的乡镇,公路通组率99%,交通十分便利。全乡总面积168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34个村民小组,居住着瑶、苗、壮、侗等少数民族,总人口1.3万人,其中瑶族占49.7%。目前,全乡设有基层党支部9个,基层党小组41个,有党员495名。

  依托资源,让优势变成经济社会效益

  泗水乡地处于“龙脊—温泉”旅游长廊之上,森林覆盖率超80%,是一个有名的“氧吧”之乡。该乡的红瑶人口是全县乃至全国红瑶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多的乡镇,红瑶少数的特色民族服饰及文化得到有效地保护与传存。加上绚丽多彩的苗、侗、壮等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共存同息异展,优良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民族文化给该乡的生态旅游发展带来蓬勃生机。近年,该乡围绕生态、民族资源优势,倾力以“两带一心”为重点,建设方圆近80平方公里,七大特色旅游景点为主的泗水乡生态旅游区。同时,以龙脊—温泉旅游大循环公路建设为契机打通旅游交通的瓶颈,着力打造该乡七大旅游品牌,全面展示多彩民族民俗文化,使生态乡村旅游成为该乡的经济发展支柱产业。通过旅游的发展来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达到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潜力不断增大。目前,该乡旅游从业人员达6000多人,仅旅游收入使全乡群众每年人均进收3000元。

  精准扶贫,让群众共同实现小康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重点贫困乡镇,尚有近四分之一的贫困人口,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难度大、范围宽。该乡紧紧抓住国家扶贫政策,“一个不能漏”抓好精准扶贫工作,让已经脱贫的群众更加富,让有带动能力的企业或组织更加强,让尚未脱贫的群众早日富,使全乡群众共同享受改革开放成果,共同实现小康生活。过去由于基础设施滞后,产业发展薄弱,没有可持续的增收来源,许多村民靠外出务工养家糊口。如何解决农民收入不稳定、不可靠的问题。乡党委、政府转变观念,转“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发展,为了全乡群众找准脱贫之路。该乡把机关干部、党员、致富能人和群众聚在经济发展链上,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通过精准扶贫为群众寻找脱贫之路。该乡周家村原支书借助扶贫领取的200只凤鸡苗开始发展养殖,通过发展,目前年出栏量2万多羽,年收入20万元,有效带动周边群众50多户脱贫。八滩村原村两委干部石显周通过扶贫帮扶,积极发展凤鸡养殖,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年出栏量近3万羽,年收入近30万元,带动全凤养殖业的发展,他牵头的凤鸡养殖合作社现有会员200多户。精准扶贫的示范带动,泗水乡凤鸡养殖户已发展到了400多户,其中养殖大户32户,2015凤鸡出栏量预计可突破40万羽,精准扶贫使全乡群众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009年的2731元提高到2014年5235元,村民原来旧房逐步变成了小别墅,有部分农户甚至还买起了小汽车,村民创业致富的劲头更加足了。同时,积极通过招商引资以土地流转、合作经营、股份协作、劳动配工等形势发展龙头企业,先后建立凤鸡种苗基地、千亩油茶示范基地、亿元木材加工厂等龙头企业,让当地群众没有产业项目有事做有钱赚,有产业项目零距离享受优惠。

  发展旅游,打开产业经济转型通道

  帮助村民脱贫致富要有一个精准的定位和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该乡党委政府和基层党支部围绕优势谋发展、围绕困难找办法、围绕特色创品牌,做好山、水、民族文化文章,打造生态乡村旅游业,让群众从小农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为群众打开致富之门,让农民早日富起来。该依照“依托山区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生态乡村旅游”的产业转型发展思路,先后在排坊苗寨、里排壮寨、三门瑶寨、细门瑶寨、白面瑶寨发展农家乐旅游,同时以创建五星级乡村旅游区为契机,努力完善相关旅游配套设施,积极开展村组道路硬化、新建停车场、旅游厕所、游客服务中心等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全乡旅游业的全面升级。积极推进“龙脊—温泉”百里文化长廊建设,挖掘和培育传统民族文化精品,着力打造“大塘湾民族风情园”、“红色旅游景点”、“泗水民族街”等民族文化旅游精品,目前大塘湾民族民俗文化中心已成功通过国家3A景区的验收;以白面、细门、三门等为窗口的红瑶风情游逐渐形成。

  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排坊苗寨党员粟吉勇率先在全乡发展第一家农家乐,目前到泗水“吃农家饭、体农家情、摘农家果、种农家地、住农家屋、赏农村田园风光”的游客越来越多,生意相当红火。在农家乐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下,全乡农家餐馆、客楼等已发展到了140多家,年接待旅游40万人次。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八滩村里排组围绕乡村旅游大力开发旅游产品,调出低产田150多亩种植枇杷、杨梅、早蜜梨等12种名特优水果,结合浓郁的壮族风情,大搞观光体验型农业综合开发,目前有水果300多亩,人均达1.5亩,房前屋后花果瓢香,果实累累,成为名副其实的“花果屯”,全屯仅出售枇杷就达到20多万元,年接待游客8万多人次,先后获得了“自治区文明卫生村(屯)”、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等殊荣。

  保护生态,营造更好的明天

  “问苍天要甘露,向大地取沃土”。积极创新发展模式,以创建五星级乡村旅游区为载体,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提升全乡品位和形象,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根据“科学发展产业,特色创建新村,打造集镇建设示范乡”的工作思路,在沿河一带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改变村容寨貌入手,通过村屯道路硬化、村屯绿化、民居“四改一建”(改水、改厕、改灶、改电,建沼气)、美丽乡村活动,大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全乡始终依托位于旅游热线的区位优势,全乡坚定不移地以文明村屯创建为载体,依托民族文化,增加中外游客量,提高农民非农收入。生态建设不紧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还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促进了泗水乡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群众的收入,增添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本网通讯员 胡学究 蒙曾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