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城县各乡镇积极探索清洁乡村好做法好经验

牵住垃圾“牛鼻子”破解环境“老大难”

  如果有人说“清洁乡村”是一件容易的事,必定会招致非议。此活动开展至今,虽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困难依然存在,其中,最核心的话题就是关于垃圾如何收 、如何运 、如何处理的问题?在柳城县,12个乡镇 、两个华侨经济管理区都进行了探索,并得出不少具有借鉴作用的好做法。

  要说垃圾收集问题,冲脉镇确实有话可说。目前,该镇正在推行清洁村屯网格化管理模式。该模式把屯中所有巷道 、硬化路进行了划片分区,每家每户的门口都划有清洁区,编有号码,家门口的墙上还钉有挂村领导 、干部 、户主名字等信息牌,什么地方该谁管都一目了 然。这一模式最大的作用,就是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把清洁区划分到户,让每家每户都参与进来。

  村民韦有忠说:“自从把清洁区分到户后,大家都自觉地把责任区打扫干净,觉得这是自己的地方,当然要保持好清洁。”据了解,冲脉镇已有30%的村屯推行了网格化管理模式,垃圾收集 、村屯保洁的效果明显。

  同样能有效解决村屯保洁问题的做法还有古砦仫佬族乡的协会保洁制,该机制形成了多屯联保的新格局,实现了保洁员由兼职向专职过渡;寨隆镇实行了保洁奖补机制,激发了村屯干部的工作热情。

  各乡镇根据不同的乡土民情因地制 宜,正逐渐探索出适合本乡镇的村屯保洁机制。

  垃圾收集好了,接下来就是清运的问题。“清洁乡村”活动开展之初,该县就开展了农村垃圾“村收镇运县处理”模式的试点工作。

  据了解,该模式就是让农村垃圾由村级统一收集后,乡镇级负责运送,县级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其中,太平镇就是试点乡镇之一。“我们把集装箱装满密封好以后,县里的垃圾车就会来把集装箱的垃圾拉走,这不仅极大地减少了垃圾滞留时间,也避免了垃圾在运输过程中泄露造成的二次污染。”太平镇垃圾中转站的工人介绍说。目前,“村收镇运县处理”模式在太平镇运行顺利,其中垃圾中转站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镇里每天产生的垃圾都集中到中转站,在这里进行初步处理,通过机械压缩,尽量减小垃圾的体积,挤压出多余的水分,为下一步运输提供了便利。据统计,该中转站每天能处理十多吨垃圾。

  在非试点乡镇,马山乡也在探索垃圾清运方式,该乡的重点是完善基础设施和提升工作效率。今年以来,该乡除较偏远的村屯是修建焚烧炉外,其余的村屯都配置有垃圾箱70个。该乡负责人介绍说:“垃圾箱分布广,各村屯垃圾生产情况不一样,如何准确 、及时地了解各个垃圾箱的情况,成为我乡垃圾清运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 题。”为此,该乡推出了垃圾清运联系卡制度,分别给挂村组 、村干部 、屯长 、保洁员等人员发放垃圾清运联系卡,让他们能根据村屯垃圾箱的实际情况,直接和垃圾清运司机联系,从而合理有效地安排清运,节约清运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为切实解决好垃圾清运问题,该县在探索好做法的同时,尽最大努力确保资金支持。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县已累计下拨资金5614.85万元用于开展生态乡村各项工作,其中县级财政拨款1425万元专项用于农村垃圾清运及保洁员补助,为村屯美丽打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