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州喜力村:从贫困村到生态“万元村”

  4月12日,行走在象州县寺村镇中团村委喜力村通村水泥路上,但见路两边葡萄果园花开正盛,枇杷枝头硕果累累。正在摘果的村民刘振文见有人进村,便把手中一串金黄的枇杷果扬起来笑容满面地喊道:“老弟,过来吃果。”

  喜力村曾是象州一个区级贫困村,仅仅三年多时间,这个藏在山旮旯里的小山村便由一个贫困村跃升成为让人羡慕的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的生态村,是什么让喜力村在短短几年时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产业扶贫,真扶贫。

  喜力村很早以前就有种果的习惯。刘振文说,村里从上世纪90年代就有人种葡萄了,他从2002年就开始种枇杷和葡萄。“不过当时只是小打小闹,出村的道路又是泥巴路,果种出来后只能自己挑到镇上卖,腰都压弯了。”当时的情形让刘振文直摇头,当时种果没技术,种得少,得自己挑去卖,又累又不赚钱。

  2012年,喜力村被定为贫困村,随着各方扶贫力量的加入,喜力村很快发生了变化。“县里看到我们村有种水果的习惯,就决定帮我们把水果产业做大。”村民小组长廖泽胜介绍说,2012年,象州县把葡萄、枇杷等水果种植作为喜力村产业扶贫项目来抓,通过“党支部+合作社”模式,投入50多万元实施优质、高产葡萄园扩改工程,推广“二造葡萄”、避雨栽培、葡萄专用果袋等技术,村里的葡萄园和枇杷园面积也由开始的各20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各500多亩。

  随着种果面积的扩大,村民的收入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据统计,2014年,喜力村种果收入8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成为象州首个人均收入“万元村”。在喜力村的影响下,周边的村屯也种下葡萄和枇杷共2000多亩。

  生态扶贫,扶真贫。

  走进群山环抱的喜力村,但见通村水泥路绕屋而走直通果园,三面光水利渠道水清见底,篮球场、文艺舞台、太阳能路灯、综合楼俱全,还建有一个独具壮族特色的民族团结长廊。

  “喜力村以前穷,是穷在基础设施跟不上,穷在生态环境落后。”廖泽胜

  总结说。“以前进村道路是‘泥水路’,泥坑没过膝盖,种出来的果根本拉不出去,只能靠挑。现在有了水泥路,老板天天上门收果。”说到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廖泽胜笑容满面。

  从2012年以来,象州县整合联系喜力村的自治区民委及象州县委统战部、宣传部、水利、农业、交通、民族局等部门资金,帮助村里修通了水泥路,新建了村文化综合楼、文艺舞台、文化长廊、文化广场、灯光篮球场等文体设施,结合“生态乡村”建设,硬化地面5000平方米、种植各种树木花卉400多株、新增绿化面积3000多平方米。

  “村里的环境搞好了,加上又组织了几次民俗活动,我们村早已名声在外,水果销路更不用愁。”廖泽胜说村容村貌大改观后,最大的好处就是吸引了人气。“去年村里搞秋社活动,吸引了几千人来参加,让喜力村一炮打响,很多老板自己找上门收果。”廖泽胜自豪地说。

  脱贫不骄,留真善。

  4月12日上午11点,从柳州赶到喜力村的覃老板正忙着收果。只见他和村民把一箱果抬到秤上称了一下,也不检查果品,只记了个数就数钱给村民了。笔者在一旁见了不禁问,难道就不怕果箱里掺杂了次品?覃老板却笑着说,我到这收果两年了,从来没发生过这种事。

  “以前我们挑果到县城批发,人家都不用称的,我们给人家的果绝对比我们报的数多一两斤。”廖泽胜说,喜力村村民的淳朴善良在象州是出了名的,现在、以后都不能丢了这个优良传统。为预防村民以次充好,村里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乡村”开展学习教育活动,让淳朴善良的传统永留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