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县黄沙河镇大路底村委村干和群众在铺设引水水管。
粮安天下,水利先行。当前正值冬春水利建设黄金时节,全州县上下抢抓有利时机大兴水利,加快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切实保障粮食安全、防洪安全、饮水安全和生态安全,田间地头处处涌动冬修水利的热潮。
高筑堤坝,拦阻洪水护家园
12月15日下午,我们见到陈国学时,他正带领村里几十名壮劳力在石塘镇扒子岭村委长亭河王家村段水毁河堤修复工地上干得火热。他说:“这几日天时好,我们天天出工,加紧施工,争取河堤在月底前修复。”而河的两岸已建好的浆砌石河堤,绵延数百米,将整个河段围成了铜墙铁壁。
同行的县水利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段水毁河堤工程全长450米,总投资30万元,工程建设并未请工程队,全是由村支书陈国学带领村民投工投劳修建,河堤建好后可以抵御20年一遇的洪水。
陈国学所在的王家村,是长亭河流经之地,冬季河水已经干涸。村民告诉我们,这条河,即使是在汛期,水也很少。然而就是这条不起眼的河流,今年夏天给了他们狠命一击。
今年6月19日起,全州县全境遭受暴雨袭击,暴雨下了两天两夜,致使长亭河水暴涨,20日一夜之间长亭河王家村段水位急速上涨了3米。狂暴的洪水最终于21日凌晨3时左右将王家村河段的河堤卷走,同时被冲毁的,还有王家村村民出入的滚水坝路和村里1200亩当季待收的水稻,其中有40亩田地完全毁坏,再也无法耕种。由于道路被毁,王家村村民出行严重受阻,出入全靠攀爬横倒于河中的一棵大树。
王家村河堤重建刻不容缓。为此,在灾情发生后3个工作日内,县水利局就提出了河堤重建的方案,并紧急调拨10万元给王家村作河堤重建启动资金,随后局长蒋林峰还亲自上南宁协调,帮村里争取来了自治区水利厅的20万元水毁建设资金。
“有了这两笔资金,河堤重建的最大难题解决了。”陈国学说,有了资金支持,7月初村里便把在外搞建筑懂技术的村民召回,全村不等不靠,投工投劳,立即着手河堤重建。
经过近半年的建设,目前河堤水毁工程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再过半个月就可以竣工投入使用。陈国学说,他们建的河堤比发洪水时的最高水位还高了30厘米,再大的洪水来都不怕了!
全州县冬春水利建设计划完成总投资1.46亿元。在冬春水利建设中,该县强化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和农民主体意识,凝聚治水兴水的强大合力,做到工作力度、投资强度、规模声势不断加大。截至12月10日,全县累计完成投资8040.47万元,出动机械台班2.75万个,工程类投工23.91万工日,群众投工15.67万工日。
长铺管网,高山“留”水饮甘泉
12月16日,记者一行走进大山深处的全州县黄沙河镇大路底村委北源田村,在冬日的暖阳照耀下,这里天蓝、山青、云白,一派平静美丽的田园风光。
“如今房子漂亮了,大路也通了,大家生活越来越好。”大路底村干部蒋国宏说,近年来,村民积极发展种养和外出务工增收,生活日益富裕,70%的村民都起了楼房。然而饮水问题一直困扰村民,至今人们仍饮用流经村外的未经消毒净化的山沟水,隐患丛生。
“我们祖辈喝的水就是在水沟旁边挖的水槽里的水,水槽位置低又露天,鸡鸭牛羊经常在里面拉屎尿,很不卫生,水里有一股药水味,吃了经常闹肚子,阑尾发炎。”70多岁的村民蒋尤松说,他4岁就学会了挑水,一挑就60多年。他每天都要挑四五趟水,来回一趟得三四十分钟。下雨天,挑水更不方便,有时路滑身子一晃荡,一桶水就只剩半桶了。近年来随着村里人口增长,水槽里的水越来越不够用,干旱时,还得走更远的路到别的地方挑水喝。
不过,北源田村民很快就能彻底告别山沟水,喝上干净的自来水。
今年,大路底村委粟塘底村片饮水工程被纳入县里的国家饮水安全项目,并于10月8日开工建设。工程造价50万元,铺设7200米管网,从5公里外海拔700米的金峰岭上引山泉水,解决北源田、上粟塘、下粟塘3个自然村480多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预计,12月底工程将全面完工,届时清凌凌的山泉将引至山腰的水池,经过沉淀、消毒、净化,再顺着大大小小的管网流入家家户户,最先满足山脚下北源田村人饮用需要,接着,流经上粟塘、下粟塘村,满足更多农户的饮用水需求。
从无水到有水,从苦水到甜水,从挑水到自来水,不仅喝上了水,还要喝好水、干净水,今冬明春,不仅大路底村委粟塘底村片480位农民能喝上干净的自来水,同时全县还有8.7万农民也能喝上干净的自来水。预计,新一轮冬春水利建设结束后,全县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将达25.3913万人。
今冬明春,全州县水利建设着力实施以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央财政小农水项目、中小型灌区节水改造及渠道防渗、水毁水利工程修复、农村水电工程等为重点的六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各个项目顺利推进,新增渠道防渗长度12.84公里,渠道清淤90公里,尤其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完成年度任务的93%,完成工程207处。
“一滴水,一滴油,一库水,一仓粮。”水利,始终牵动那些以土地为生的乡亲们的心,也带来了风吹稻浪时的舒心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