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乡村也需要“精准”扶持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在核心价值观培育、乡风民风建设、农村环境治理、公共文化服务上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结对子”这种方式得到了有效的运用,尤其以“文明单位”为抓手的结对共建方式,通过充分利用文明单位的优质资源、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扎实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它秉承和发展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 的宗旨思路。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推进,会有越来越多的“文明单位”与乡村结对共建,也就会有更多的优质资源、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进入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之中。另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既要内外兼修,又要因地制宜,而且还涉及诸多方面的建设,比如核心价值观培育、乡风民风建设、农村环境治理、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等。

  因此,当大量的优质资源、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要面对复杂而多样的乡村建设内容时,这中间就更需要“精准”的服务意识与行动,把每一份优质资源、每一个优秀人才和每一种先进技术,都要用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刀刃上。

  就拿先进技术来说,把诸多的先进技术,搬进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其目的是向广大农民普及科技知识,实用生产技术,职业技能等,更多的培养出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农业实用技术人才,以期待能带动农村调整产业结构,增强自身发展的“造血”功能,体现科技服务,提高增收致富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可能更需要有“精准意识”,站在农村的实际情况,以及农民意愿的角度来,开展先进技术的培训与推广,既要因地制宜,又要因事、因人制宜,把农村、农民最需要最稀缺的先进技术,先精准植入,然后在循序渐进中层层铺开而来。

  还有,当前的农村社会在资源、身份、能力等方面,其优势集中程度仍然比较高,能人、乡贤的示范效应依然比较强,那么在培植、扶持能人、乡贤等关键少数,使之成为乡村经济致富的带头人、道德建设的引领者、农村社会稳定秩序的“稳压器”时,可能也需要一些“精准原则”,比如真正依法、有德、不破坏环境的致富者;愿意施惠乡梓,建设家乡,有普惠众人的善举;有施展抱负的技能,有在乡村经济建设、文化道德建设与人才建设等方面的技能、思想与知识等等。这对农村的生产发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等方面,都会起到一定的带头示范作用。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美丽乡村建设是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多种秩序的解构与建构的过程,既需要植入更多的优质资源、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又需要因地因事制宜,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精准”的扶持。(吴礼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