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生态文明建设综述:保护长江“母亲河” 再现两岸青山绿水

  春季万物复苏,巴渝大地一派绿意盎然的景象。近段时间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纷纷聚焦重庆生态文明建设,“好山好水好生态”成为中央媒体对重庆生态环境最为直观的评价。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实际上,这些评价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我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不遗余力。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以保护好长江母亲河、维护好三峡库区生态安全、建设好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为己任,生态文明建设步伐越加持续有力,一幅“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美丽画卷,也由此在重庆徐徐铺开。

  五大功能区域分区施策,绿色发展为生态保驾护航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五位一体”发展的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也由此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优先项”。2013年,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又确立了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科学的分区治理、统筹发展的集约化模式,不仅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南,也成为我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构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重要指引。

  “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对每个区域都重新进行了定位,这种分区施策的方式,让我们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丰都县一负责人说,作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一员,丰都县按照功能定位,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逐渐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了绿色发展的步伐。

  一方面为生态环境“减载”,淘汰落后产能,工业园区由45平方公里缩小到15平方公里;另一方面,调整工业发展方向,加快绿色环保的新兴产业发展。仅仅两年时间,以医疗器械为主的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和以太阳能光电转换设备等为主的光电产业就初具规模,年产值超过5亿元。

  而这仅仅只是一个缩影,在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各地都按照自身的定位,加快了绿色发展步伐。巫山、奉节、武隆、酉阳等地,纷纷将旅游作为第一产业支柱进行打造,着力保护好绿水青山;潼南、綦江、永川、江津等地,则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和现代山水园林城市群的建设;南岸、沙坪坝、巴南等地,则在保护好“主城四山”的情况下,加快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

  “正是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让绿色发展逐渐成为各地的共识,起到了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市发改委一负责人如是说。

  深入推进五大环保工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如果说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绿色发展,是改善我市生态环境的治本之路,那么,加强环境的治理,则是减少环保“欠账”,改善生态环境最为直接的举措。

  2015年,随着2号发电机组的关闭,拥有数十年历史的重庆发电厂彻底关停,这也成为我市深入推进环境治理的一个缩影。

  “通过实施五大环保行动,人们清晰地感受到,重庆的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了。”市环保局一负责人说,近年来,我市五大环保行动推进的力度越来越大,仅2015年,就关闭了重庆发电厂等一批大气污染重点企业,关停13家烧结砖瓦窑;淘汰黄标车16967辆;新建成14座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实施流域污染整治项目1300余个,打捞漂浮垃圾11万吨,清理消落区垃圾7.5万吨。与此同时,累计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59座、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809座、集中式垃圾处理场61座;完成27个工业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源限期治理;累计创建市级安静居住小区317个,环境噪声达标区1211平方公里,主城区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92.8%。

  此外,我市还完成庆铃集团公司等46台累计190余蒸吨/小时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完成56个湖库工程整治工作,基本完成35个水污染地污染综合整治工作,累计清理整治保护区内污染源3000余个,治理修复污染土壤4.7万立方米,提供净地85.8万平方米。全年完成900个行政村环境连片整治,完成378家禁养区内养殖场关闭或搬迁,112万头生猪饲养污染治理设施工程整改,组织实施了34个大中型沼气工程。

  这些项目和工作的快速推进,都为我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加快实施生态修复,构建长江两岸生态屏障

  加强环境治理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重庆的做法是,同步加强生态修复。

  在云阳县盘龙街道活龙社区的长江沿岸,该县通过加强两岸的“防护林带、经济林带、景观林带”的建设,不仅让长江两岸披上了“绿装”,还通过各种树种的组合,形成了“彩叶林”,成为长江沿线的一道靓丽风景。

  市林业局一负责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依托各类林业重点工程,加快实施生态修复,使不少地方的生态环境实现了根本性的改善。尤其是在长江两岸,我市大力推进三峡水库生态屏障区植被恢复项目,逐步在长江两岸构建起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

  截至目前,在长江干流及支流第一层山脊范围内,我市共完成营造林264.65万亩,第一层山脊视线范围内,基本形成滨江生态阻隔林带、中山产业林带、高山防护林带的“三带”景观,长江两岸项目区森林覆盖率提升了26.9个百分点,达49.1%。

  与此同时,我市还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等工程。仅2015年,全市就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70万亩;落实4505万亩公益林的管护责任,完成公益林建设任务47.33万亩;实施10个三峡后续植被恢复项目,建设规模38.6万亩;完成20.6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完成中央财政造林补贴项目34.9万亩,完成森林抚育补贴项目62.8万亩。

  据统计,2013年以来,全市共完成营造林达1011.77万亩,其中,人工造林672.49万亩,封山育林339.28万亩,中幼林抚育完成609.58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年均提高了一个百分点,达到45%。

  通过实施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如今,三峡库区已呈现出“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