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深入农村搞研时发现,有的地方“只顾发展生产,忽视治理污染”,一些村干部还愚昧荒唐地解释说:“现在农民追求的是吃好、住好和穿好,至于环保好坏不重要”。这种“致富”不“治污”;重“温饱”轻“环保”的现象程度不同地存在,也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应当引起我们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倾力抓起。
正是因为在许多村干部和农民头脑中的“环保意识”薄弱和缺失,使“美丽乡村”出现了“生产发展”与“环境污染”并存的不协调现状。有的地方,农户院里整洁干净,门外垃圾乱堆乱放;房子越盖越新,街道马路高低不平,脏水杂物、柴草粪便、砖石瓦砾到处可见,尤其是新修的宽敞街道,没有树木“遮荫”,也不见花草“点缀”,不少农民还这样认为,“绿化美化,花钱白搭”;“种花种草,解决不了温饱”;“舍得投资上项目,也不掏钱去植树”。使新农村建没有完全形成“科学发展、协调推进、持续健康”的发展氛围,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农村正在遭受着“脏乱差”的围攻和袭击,处于“前边建设稳步推进,后边污染同时跟进”的被动局面。
据了解,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村干部执政理念“有病”,思想“污染”严重,有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缺乏科学发展的强烈意识和责任意识;二是农民环保意识普遍薄弱或根本没有“入心入脑”,许多农民对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和后患持“无所谓”心态,认为农村“脏乱差”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自然现象”。三是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质和内涵知之甚少,有的一味强调“起步快、大发展、出成果”,盲目坚持“有水快流、大干快上”,甚至不惜以牺牲宝贵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干部的扭曲“政绩观”和群众固有的“小农意识”的暂时“巧合”,无形给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环境保护造成了人为障碍和难度。对此笔者建议如下:
首先“洗脑除污”,搞好思想“充电”。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让十八大精神和建设生态文明的一系列创新理论武装农民的头脑,让美丽乡村建设的指导方针、发展思路、努力方向、奋斗目标,深入人心,付诸实际行动。要彻底破除村干部“只顾发展经济,忽视污染治理”的错误观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生产发展与生态建设并重、统筹兼顾、同步抓起的新型科学理念。
其次是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把污染治理、环境达标纳入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严格按规划稳步推进。防止出现“偏离方向、顾此失彼”的不协调建设现象。
三是健全和完善干部考核机制和监督机制。在层层落实责任制的基础上,突出干部“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坚决遏制“经济发展、污染难免”的倾向继续发展和蔓延,让规划“导航”;靠制度约束;靠机制调控;靠监督把关。
四是坚持科学规划,实施依法管理”。这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稳步健康发展的关键。美丽乡村建设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等诸多方面的内容,都要精心谋划,通盘考虑,统筹兼顾,协调联动,科学配套。要广泛发动群众,强化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不断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机制,对肆意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法行为要敢于斗争。同时,要防止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干部“政绩工程”,把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点和落脚点真正放在农民“受益”上,让广大农民群众不断分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充分激发和调动让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美丽乡村建设充满信心和希望!(许贵元)